ID: 22623314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随堂练 (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05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对《寒食》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B.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节时的早春景象。 C.由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中透露出作者的讽刺之意。 D.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在春风中飘拂。 2.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课文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展现了淳朴、和睦、温馨的生活图景。 B.课文大体上写了等腊八粥和吃腊八粥两件事,其中吃腊八粥写得最为详细。 C.对话贯穿全文,如八儿向妈妈焦急地询问、讨价还价、对煮好的腊八粥感到惊异等,展现了八儿的天真与童趣。 D.八儿的心理活动是课文的主要线索,从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碗浓浓的腊八粥,除了满满的食材,还有家庭生活的温情让人觉得如此甜蜜、美味。 B.文章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 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 C.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八儿盼望吃粥的整个活动所见所闻所想,一条线索是腊八粥的熬制过程。 D.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喝粥这件事写得详细,等粥这件事写得简略。 4.下面不是藏戏区别于其他大多数剧种的特点的一项是( ) A.戴着面具演出 B.演出时没有舞台 C.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D.唱腔、动作丰富多彩 二、填空题 5.读拼音,写词语。 là bā zhōu tián nì tāng chí zh ng zhàng ( ) ( ) ( ) ( ) nóng chóu jiān áo r n gāng ji o bàn ( ) ( ) ( ) ( ) 6.拼一拼,写一写。 北京的春节,从腊月的chū xún( )就开始了。áo( )腊八粥、泡腊八suàn( )、用zhēn( )子、lì( )子等做成的zá bàn( )、买fēnɡ zhenɡ( )、放biān pào( )、ɡuànɡ miào huì( )……这活动真是一个连着一个。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 1.母亲给我们áo( )的là( )八zhōu( )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熬成的,出锅以后香味扑鼻、浓chóu( )香甜。 2.爷爷用汤勺jiǎo( )了一下碗里的中药,那药好像染gāng( )里的zāng( )水,颜色乌黑,味道极苦。但爷爷还是大口地yàn( )了下去。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主要写了八儿 粥——— 粥———猜粥——— 粥的情节,描述了八儿 、 、 、 的变化,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9.把诗句补充完整。 1.春城无处不飞花, 。 ,轻烟散入五侯家。 2.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 ?盈盈一水间, 。 3. ,冷露无声湿桂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三、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 2.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改成“把”字句) 3.藏戏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①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②“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③这不能不说是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