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3469

19 咕咚 课件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62484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咕咚,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八单元·阅读 咕咚 19 照样子,写词语。 例:雪白雪白的棉花 火红火红的 ( ) 金黄金黄的 ( ) 枫叶 稻谷 一声“咕咚”响起,吓得小动物们四散奔逃。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咕 咚 熟 掉 湖 吓 啦 鹿 象 野 拦 哪 那 领 ɡū dōnɡ shú diào lɑ hú xià lù xiànɡ yě lán nà lǐnɡ 咕咚 叮咚 熟睡 扔掉 湖水 惊吓 来啦 小鹿 大象 野牛 拦路 那里 红领巾 熟 翘舌音,用作口语时读“shóu” nɡ 后鼻音 nɡ nɡ l l l l 音边 音 鼻 n 哪里 nǎ n 借助构字规律 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识字方法吧。 咕 咚 吓 拦 gū dōng xià lán 左形右声 熟字组新词 野牛 野草 野花 野 衣领 领导 带领 领 xià 6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口字旁靠近横中线,接近竖中线,第四笔起笔与口字旁齐平,第五笔竖较长。 4画,独体字。 笔顺:点、撇、横折钩、点。第一笔点在左上格,撇从竖中线右侧起笔,穿过中心点直到左下格。横折钩在横中线上方起笔,折要有弧度,写得圆润。最后的点靠近中心起笔。 wèi pà 8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白”字略短于竖心旁,第五笔竖位于竖中线上。 jiā 10画,上下结构。 上短下长,宝盖头位于上半格中。第四笔短横紧跟宝盖头,位于上半格。左边三个撇有长短,间距匀称。注意弯钩的起笔、大小和弧度。最后两笔撇收捺放。 xiànɡ 11画,独体字。 上收下放,一捺最舒展。重心要对正,形体偏长。下半部分三个撇有长短,间距匀称。第六笔撇是从扁扁的“口”中斜出。 7画,左右结构。 左右等高,左窄右宽。右半部分起笔的撇是短撇,竖靠竖中线,第二笔是横折弯,要与横折弯钩相区别。横撇起笔接近中心点,捺稍长,注意穿插。 méi 8画,左右结构。 左宽右窄,第二笔撇折靠近横中线,“土”下面一横变成一提,立刀旁的竖钩长于左半部分。 dào 朗读课文。请说说你借助图画认识了哪些字。 这是一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7个自然段配了4幅图画。每幅图对应了哪些段落呢? 1—2 3—4 5 6—7 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你想对他说什么 示例:我最喜欢野牛,因为他遇到事情很冷静、不慌张,能先问为什么,不盲目地跟从。我想对他说:“野牛,你真棒! 我要向你学习,改正自己遇事盲从的缺点。” 想一想,明白了真相后,兔子会说些什么 示例:以后我一定会先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多动脑筋再做决定。 说一说:大伙儿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野牛是怎么做的 因为大伙儿没有动脑筋,只听兔子说“咕咚”来了,“咕咚”可怕极了,又看他在逃命,就跟着兔子一起跑,根本不知道“咕咚”是什么。 野牛非常冷静,爱思考,他拦住大家,追问原因,最后来到湖边才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一只兔子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响,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跑,只有野牛提出疑问,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一想或亲自去看一看,不要盲目跟从。 一、比一比,再组词。 象 ( ) 家 ( ) 那 ( ) 哪 ( ) 大象 那里 大家 哪里 二、选字填空。 一个 ( ) 了的木瓜掉进湖里。 这一下可 ( ) 闹了。 熟 热 熟 热 三、我会组词。 吓 ( ) ( ) ( ) 怕 ( ) ( ) ( ) 家 ( ) ( ) ( ) 惊吓 吓人 害怕 怕生 家人 大家 吓唬 怕人 家里 三、请你用红色字仿写句子。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妈妈一边唱歌一边洗衣服。 运动员一边欢呼一边冲向终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