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4166

2025中考复习:名著速读《经典常谈》考点归纳与重点语段品析 素材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9次 大小:51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中考,复习,名著,速读,经典常谈
  • cover
2025中考复习:名著速读《经典常谈》 考点归纳与重点语段品析 《说文解字》第一 名著速读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仓颜所造。识字是教育的初步。东汉和帝时,许慎,作《说文解字》,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识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研究文字的形音义,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说文解字》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它的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 中考考点 内容理解、文学常识 重点语段品析 重点语段1:许慎作《说文解字》 原 文 呈 现 批 注 感 悟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①这是一都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箱文、“古文”,“古文”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休,大概是晚周民间的别体字。②许氏义分析偏,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③书中每字恭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稚》,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 ①“划时代”说明该书在时代中的重要程度之高。★词语理解 【名词科普】 “字书”指以字为单位,解说汉字的形体、读音、意义的书籍。 ②句体现出许慎作《说文解字》时细致的特点。★内容理解 ③句展现了许慎在说解中参考的文献多、丰富。★内容理解 重点语段2:说文解字第一 原文呈现 阅读批注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多。到了汉末,オ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晋、唐之间,又称为“八分书”。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 这从清末以来在新疆和敦煌发现的汉、晋间的木简里最能见出..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这起于魏代。晋、唐之间,却称为“隶书”,而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也称为“楷书”..... 字体的演变是为了更便捷、更好用,这与 高速发展的时代基调是一致的。朱自清通过对书体演变脉络、原因、特点的剖析,为读者构建起秦后书体演变的完整知识体系,生动展现了中国文字在历史长河中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体现了作者对这一复杂文化现象清晰的认知与出色的总结能力。 《《周易〉第二》 名著速读 八卦相传是伏羲氏所画,实际上八卦大概是有了筮法以后才有的。卜辞里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卜法用牛骨最多,用龟甲很少。后来筮法将两卦重作一个,演化成六十四卦。《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巫书,后来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没注意这部书。八卦原只是数目的巫术,经儒家新解却变成数目的哲学了。到了汉代,《周易》已列为《六经》之首,但里面儒家的内容却很少了。 中考考点 内容理解、词语理解 重点语段品析 重点语段3:《周易》的发展渊源 原 文 呈 现 批 注 感 悟 《周》易》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注意这部书。①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②《论语》里虽有“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但另一个本子作“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所以这句话是很可疑的。孔子只教学生读(诗》《书》和《春秋》,确没有教读《周易》。《孟子》称引《诗》《书),也没说到《周易》。《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③那时候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部书来。那时候道家的学说也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