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语文世界风光无限。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作者被志愿军坚韧( rèn )的意志而打动;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 锲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了解到邓稼先鲜( xiǎn )为人知的贡献、jū( 鞠 )躬尽瘁的精神。 (2)涎水( xián ) 选pìn( 聘 ) 怪dàn( 诞 ) 深xiāo( 宵 )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该句无语病。 B.也许还有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别是副词、形容词、代词、助词。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这个表述正确。 D.苦后回甘,饮下的是力量与热情。与茶媲美,共写饮品文化。当醇香的苦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追捧者时,咖啡文化也慢慢进入了中国百姓的生活。———这个描述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解析:C.《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编年体通史的鸿篇巨制。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B.线上教学期间,无数莘莘学子借助教育部门开设的“空中课堂”,努力学习,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C.他不但喜爱音乐还酷爱读书,写起文章来也能妙手回春。 D.央视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鲜为人知,在此节目中,沉浸式的舞台表演形式深受广大观众朋友青睐。 解析:B.莘莘学子:形容众多学子。与前面的“无数”语义重复。C.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不能用于“写起文章”,使用错误。D.鲜为人知:形容很少有人知道。与后文“深受广大观众朋友青睐”矛盾。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B.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解析:A.括号里的内容注释的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所以应该紧跟其后。B.应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D.不是真实的疑问,应把两个问号改成逗号。 5.填空。(10分)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光未然《黄河颂》) (4)《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6)《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以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6.整本书阅读。(5分) (1)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 曹先生。(2分) (2)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3分) 我选择图____。 理由:_____ 答案:示例一:A A图画面上有古城楼,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