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4364

2025届高考三轮冲刺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练习:热点三 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含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3050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热点,2025届,乡村,解析,安全,粮食
  • cover
2025届高考三轮冲刺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练习:热点三 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练习) 耕地非粮化是指耕地被用于粮食生产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成都平原的粮食生产基础较好,古有“天府粮仓”美誉。近年来,成都平原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凸显。如图示意2019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的分布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的关键因素是( ) A.科技 B.市场 C.资金 D.技术 2.成都市部分郊区的耕地非粮化率低于下辖地级市郊区,最有可能是由于( ) A.自然条件优越 B.土地价值较高 C.耕地管理较严 D.交通条件更好 3.为了降低成都平原的耕地非粮化率,建议( ) ①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②增加山区耕地面积 ③攻关粮食丰产技术 ④有序引导土地流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根据相关理论,农业地租可以近似表达为(单位)土地产出减去生产成本(包括农业劳动力和物质投入成本)得到的净收益。当农业收益降低,就有可能引发土地流转甚至撂荒。下图中I、Ⅱ、Ⅲ分别表示不同作物经营的竞租能力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5中I、Ⅱ、Ⅲ曲线依次对应的经营作物可能是( ) A.优特农产、经济作物、粮食作物 B.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优特农产 C.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优特农产 D.经济作物、优特农产、粮食作物 5.图中4类耕地最容易由城市化的推进引发“零租金流转”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四省耕地流转率最高的是( ) A.河南 B.浙江 C.黑龙江 D.江苏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①鲁中南种植多种农作物,非粮化率高 ②鲁西北种植多种农作物,非粮化率高 ③鲁中南规模经营粮食作物,非粮化率低 ④鲁西北规模经营粮食作物,非粮化率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最可能是( ) A.棉花 B.花生 C.玉米 D.蔬菜 9.为保障山东省粮食安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加大蔬菜种植补贴力度 B.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C.大力推进耕地规模经营 D.提高水果收购价格 冷凉经济,是指在冷凉气候(年均气温低于20℃,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冷凉,全年多风少雨干旱,昼夜温差大)的优势条件下,以冷凉产业为核心衍生出的地方特色农业经济。传统农业生产观念认为,气候冷凉、热量条件差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导致大面积山区非耕地的冷凉气候资源一直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90%以上的粮、棉、油、肉、奶、蛋主要来源于仅占国土面积13.9%的平原耕地区。下图示意品质型特色农业开发利用的内在逻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相比雨热区,冷凉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有( ) ①病虫害少 ②无霜期长 ③农作物种类多 ④土壤污染程度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为提高冷凉区农业产出效益,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发展温室农业,提高复种指数 B.加大化肥使用量,提高粮食单产 C.调整农业结构,推广机械化作业 D.实施套种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12.冷凉区农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直接贡献是( ) A.缓解雨热区耕地过度利用 B.增加高品质农产品供给量 C.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D.丰富地方优质种源的种类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边际化是在现有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受城乡发展驱动(物理边际化)、自然因素限制(自然边际化)及非粮生产转型(经济边际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耕地生产要素投入逐渐减少和经济产出能力逐步下降的过程。舍烹村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98%。村域地势起伏较大,山高谷深,整体四周高、中间低。该村水田集中分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