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4726

5.1 植物生长素 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4-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892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植物,生长素,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
  • cover
5.1 植物生长 学案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和他儿子的实验 (1)发现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实验过程 实验 实验过程 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向光弯 曲生长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② 不生长、 不弯曲 ③ 直立生长 ④ 向光弯 曲生长 2.鲍森·詹森实验 (1)实验过程与现象 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向光弯曲生长。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 (1)实验处理及现象 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移至左端+黑暗→向右弯曲生长。 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移至右端+黑暗→向左弯曲生长。 (2)实验结论 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4.温特实验 (1)实验处理及现象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会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5.相关实验结论(连线) 6.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高于向光侧,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造成向光弯曲生长。 7.生长素种类 吲哚乙酸(IAA)、苯乙酸(PPA)、吲哚丁酸(IBA)等都属于生长素。 8.植物激素 (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1.合成 3.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给细胞传达信息,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2.作用效果 (1)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 (2)器官水平: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影响花、叶、果实的发育等。 (3)作用特点 据图填空: 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①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a.生长素浓度在OA′之间促进根的生长;浓度>A′时,抑制根的生长。(填字母) b.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强的生长素浓度是A点所对应的浓度。 ②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衰老细胞则比较迟钝。 ③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为根>芽>茎。 3.顶端优势的概念与原因 (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2)原因 (3)解除方法:去除顶芽。 1.[教材P93“思考·讨论”]植物生长素和动物生长激素有何不同?(至少说出2点) 提示:合成部位不同,植物生长素没有特定的分泌器官,动物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分泌的;成分不同,植物生长素是吲哚类的小分子有机物,动物生长激素是大分子蛋白质;运输方式不同,植物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的方式进行,动物生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 2.[教材P94“思考·讨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是如何定义的? 提示:是相对于生长素处于最低浓度时各器官的生长速度而言,当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时,器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甚至生长停滞。 1.温特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 ) 2.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 ) 3.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 ) 4.生长素能催化细胞代谢,但不能提供能量。( × ) 5.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可以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 ) 6.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受植物种类、器官种类和生长素浓度等因素影响。( √ ) 7.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到侧芽部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