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7097

10.2 常见的酸和碱 第3课时 中和反应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5783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2,九年级,人教,化学,学年,2024-2025
    10.2 常见的酸和碱 第3课时 中和反应 知识点1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实质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B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CO2+2NaOH===Na2CO3+H2O D.2H2O2 2H2O+O2↑ 2.(化学观念)(教材素材改编)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Cl+NaOH===NaCl+H2O__,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__Na+、Cl-__,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__。 3.(吉林长春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烧杯乙中的物质应是__水__。 (2)某同学观察到图C中溶液颜色由__红色__变为__无色__,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2NaOH+H2SO4===Na2SO4+2H2O__。 (3)另一位同学想用紫色石蕊溶液、铜粉、锌粒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铜粉__。 知识点2 中和反应与pH  4.(湖南常德模拟)图1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2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由图像可知,开始溶液显碱性,故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盐酸溶液,滴加到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A项错误;b点pH=7显中性,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项正确;a点pH>7显碱性,表示的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项正确;c点pH<7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HCl,D项正确。 5.(河南中考)某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硫酸滴入稀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的结果如图所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2SO4+Ba(OH)2===BaSO4↓+2H2O__;c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__硫酸__;在a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显__红__色。(提示:BaSO4难溶于水) 知识点3 中和反应的应用  6.(湖南益阳模拟)小明用pH试纸测得身边一些物质的pH如表,蜂或蚂蚁叮咬人的皮肤后,在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会使叮咬处很快出现肿、痛或瘙痒等症状。不可涂抹下列物品中的( B ) 物质 牙膏 氢氧化钠 肥皂水 草木灰水 pH 9 13 10 11 A.牙膏 B.氢氧化钠 C.肥皂水 D.草木灰水 7.(安徽中考)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 )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8.(数字化实验)(新疆中考)用数字传感器探究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C.该实验是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45 s时,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根据图像可知,pH 逐渐由小于7增大到等于7、大于7,说明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减弱至中性后又逐渐变为碱性,碱性逐渐增强,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开始前,溶液的pH<7,加入另一种溶液后,pH逐渐增大至大于7,已知盐酸的pH<7,氢氧化钠溶液的pH>7,说明该实验是向稀盐酸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C错误;根据图像可知,45 s 时,pH等于7,表示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正确。 9.(内蒙古包头中考)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