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7372

第11课_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76716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PPT,纲要,中外,必修,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到这一时期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奉养器服之盛”,即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沈括的话间接反映出,宋人的生活和消费水准明显超过了唐朝,其背景则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右图为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反映了墓主人家居生活的场景。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 经济社会发展与隋唐相比有什么新的变化 探究 《夫妇对坐饮宴图》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一)农业 朝代 成就 意义 宋朝 耕作制度: 经济结构: 灌溉工具: 辽夏 金元 边疆开发: 南方植棉: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提高了粮食产量 南宋引进占城稻 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茶叶);开始种植棉花。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经济结构是产业结构、经济形态、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等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状态。 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中原农耕文明向周边扩展 。 元朝逐渐普遍 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高转筒车、水转翻车 推动农业发展 历史纵横:北宋的人口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宋代统计的口数仅包括男丁,即成年男子,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已经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①人口增加 ②农产品的商品化 (二)手工业 部门 成就 意义 纺织业 制瓷业 冶金业 印刷业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江苏的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棉花逐渐成为主要衣料 ①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南方)、钧窑;景德镇兴起 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普遍运用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定窑孩儿枕 汝窑青釉洗 哥窑海棠式花盆 官窑贯耳瓶 钧窑海棠式花盆 元青花鬼谷下山 元代釉里红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原料:胶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雕版印刷术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材料:只有种植业提供较多的商品粮食才能行商业贾,进行各项贸易交换活动,只有农业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及手工业提供更多的产品,商业活动才能兴盛起来。 ———漆侠《宋代经济史》 农业发展 农产品 商品粮 手工业发展 手工产品 促进商业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边境榷场贸易活跃 货币大增纸币出现 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城市兴盛引人注目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一)大众基层市场的涌现 知识补充:所谓“草市”,指的就是农村集市 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二)边境榷场贸易 知识补充:榷场,它是指中国辽宋夏金各政权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除战争时期,通常会相互约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