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作为学者和诗人,他,潜心贯注,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他,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民主战士,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①点明文章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②语言沉郁而慷慨,富有气势; ③点明体裁。 学习目标 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积累生字词。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容,揣摩语言; 3、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勇于斗争的崇高品格。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湖北浠水人。 走近作者 有诗集:《红烛》《死水》。臧克家先生写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被选入教材。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背景介绍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闻一多是第二个暗杀对象,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的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文体常识 讲演词的特点: 1.有的放矢,考虑听众。 2.观点集中、鲜明。 3.理论联系实际。 4.语言通俗,感情深厚。 演讲要求: 1.发音正确,声音响亮, 句读分明,不读破句。 2.突出重音,掌握节奏 3.感情充沛,慷慨激昂, 爱憎分明,引起共鸣。 感知内容 听读课文,思考: 1.圈点文中生字词。 2.作者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梳理作者演讲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卑劣( ): 诬( )蔑( ): 屠( )杀: 恐怖: 卑鄙( ): 蛮横( ): 赋予( ): 光明正大: 挑( )拨( )离间( ): wū miè tú 卑鄙恶劣。 诋毁和破坏名誉。 大批残杀。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liè 威胁、恐吓。 bǐ hèng yǔ 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tiǎo bō jiàn 1.字词积累--生字加音、释义 横 héng( ) hèng( ) 蛮横 横竖 间 jiān( ) jiàn( ) 间接 中间 挑 tiāo( ) tiǎo( ) 挑逗 挑担 召 zhào( ) shào( ) 召公 召唤 1.字词积累--多音多义字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仆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痛斥、揭露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 号召鼓舞人们斗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作者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李先生只不过“说出和写出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就“竟遭此毒手”? 无罪而遭毒手 暗杀 3.梳理作者演讲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造谣诬蔑 (1)闻一多是从哪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的? 第一段 第一段 第二段 --可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最是敌人的卑劣无耻。 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