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8482

9.1溶液及其应用 导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7次 大小:11507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人教,化学,学年,2024-2025,教师
    课题1 溶液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溶液 (1)概念:__ __物质分散到__ __物质里,形成__ __的、__ __的混合物,叫作溶液。 (2)特征:具有__ __性、__ __性。 (3)组成 ①溶质:__ __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②溶剂:__ __的物质。 a.__ __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 b.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__ __叫作溶剂,如果有一种是水,一般把__ __叫作溶剂。 c.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溶剂是水。 (1)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纯净物。 (2)溶液都是透明的,但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 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3)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知识点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如__ __溶于水。 (2)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如__ __溶于水。 (3)有些物质溶解时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__ __溶于水。 知识点3 溶液的应用 (1)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常将几种固体反应物溶解,然后将这些溶液混合振荡或搅动,以__ __反应的进行。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重难突破 重难点1 溶液的形成及性质 【典例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形成溶液的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 溶液中的“三个一定”和“五个不一定” (1)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一定具有均一性;一定具有稳定性。 (2)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不一定是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溶剂不一定是水;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对点训练】 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碳酸钙和水可以形成溶液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2.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如表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 100 mL 0.9 g [注意] 使用前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裂缝等均不可用 [贮存] 密封保存 (1)注射液里的溶质是__ 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原因__ __。 重难点2 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 【典例2】 如图,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② ③ ④ X 过氧化氢 水 水 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分析装置。图示气球逐渐膨胀,应该使瓶内压强增大,要使瓶内压强增大可通过升温或产生气体来实现。 (2)熟记溶解时吸热、放热的典型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等溶于水放热,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也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等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对点训练】 3.如图所示,要想将去壳的熟鸡蛋吸入瓶中,可以向装有水的瓶中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 B.蔗糖 C.食盐 D.氢氧化钠 4.唐宋时期,古人已经开始利用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钾)制作冷饮。如图,在大、小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在大容器中加入硝石不断搅拌,小容器的水温会下降直至结冰,此方法称为“硝石制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了许多物质溶于水后有类似于硝酸钾的作用,如硝酸铵、氯化铵等。 (1)“硝石制冰”的原理是利用硝酸钾溶于水会__ 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