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8696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16页)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53126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七年级,统编,年历史,2024-2025,16页,17课
  • cover
(课件网)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政权,也是我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政权。鼎盛时期的明朝曾威震东亚,扬威海外,北伐蒙古、南下西洋、东逐日本、西平乌斯藏,世界60%的白银都流向中国,但如此强盛的大明朝却说亡就亡了。那么强盛的大明帝国因何而亡? 1.通过分析明朝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现象和李自成起义口号等具体案例,理解这些因素如何一步步导致明朝灭亡,并能够用“历史多米诺骨牌”的比喻简要解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结合东林书院“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故事和李自成起义军的口号,探讨普通百姓、官员与皇帝的不同选择如何影响国家命运,感悟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3.以张居正改革为例,通过对比改革前后的明朝变化,初步认识“政策是否合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思考清朝统一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导学内容 主题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1.政治腐败 时间 明朝中后期 表现 皇帝 多      ,重用宦官,疏于朝政 统治集团 内部钩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影响 各级官吏 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皇族、宦官、官僚、地主 疯狂      ,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沉迷享乐 兼并土地 2.张居正改革 导学内容 主题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内容 具体表现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整顿吏治,推行“考成法” 整顿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 整饬边防,推行“外示羁,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 含义:在清丈田亩的基础上,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按银两收税。 影响: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影响: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政治局面为之一新。但张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举措大多废止。 学史崇德 东林书院依庸堂 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顾宪成撰写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书院以此为宗旨。他们针砭时弊,提倡“实学以救世”,视“天下为己任”,体现了士人的责任和担当。 导学内容 主题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原因 根本原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赋税加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直接原因 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 经过 进入中原 提出“     ———的口号 攻入西安 1644年,在西安建立    政权 攻占北京 1644年,攻占北京,    自缢,明朝灭亡 结果 明军将领     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打败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起义最后失败 均田免粮 大顺 崇祯帝 吴三桂 导学内容 主题三: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看教材连一连 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沈阳故宫是清入关前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建成于1636年,有300多间房屋。在国内现存的皇宫建筑中,它的规模仅次于北京故宫。 历史侦探破案 分组任务: 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领取1份“线索档案”(结合教材原文): 档案A-政治腐败:明神宗不临朝、宦官专权、东林党抗争。 档案B-经济危机:土地兼并、“一条鞭法”废止、农民赋税沉重。 档案C-社会起义:李自成口号、民谣“迎闯王”、崇祯自缢。 档案D-外敌威胁:后金崛起、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 侦探任务(每组3分钟讨论): ① 根据档案内容,说明你组负责的“线索”如何导致明朝灭亡? ② 用一句话总结你组的线索是否为“最后一根稻草”。 示例: “档案C组:李自成起义直接攻破北京,推翻明朝政权。我们认为这是直接‘致命一刀’!” 请想一想“如果缺少其他组的线索,你组的‘致命一刀’还会发生吗? 总结:明朝灭亡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张‘骨牌’接连倒下 腐败→经济崩溃→起义爆发→外敌入侵→王朝更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