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公元1405年7月11日,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如此大规模的船队。 六百多年过去了。追述壮举,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时的帆影和波涛。我们在自豪与敬佩中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得郑和完成了这不可以思议的航行?郑和是谁?他穿越了怎样的暴风骤雨,才成为这场海上奇迹的主角。 1.能分析明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并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意义以及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影响。 2.能在历史地图上准确标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以及戚继光抗倭的主要地点,清晰梳理出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形成对明朝对外关系发展历程的整体认知。 3.能学习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感受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先进和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体会他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所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导学内容 主题一:郑和下西洋 背景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 ,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概括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交往 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礼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 ;一些国家派出 随行来到中国 意义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发展了 之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 ,为人类的 作出了伟大贡献 国力雄厚 亚洲和非洲的30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商品交易 使者 海上丝绸 了解和友好往来 航海事业 知识链接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文莱 今江苏太仓(P72)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导学内容 主题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指什么?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 ,沿海人民称他们为“倭寇”。 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①日本国内社会动荡 ②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③明朝推行海禁政策,倭寇与中国商人、海盗勾结 明朝《抗倭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明水军与倭寇交战的情景。 3、戚继光抗倭 背景 明朝中期,倭患严重 准备 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组建“( )” 概况 1561年,在( )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又进军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抗倭 结果 ( )的倭患基本被解除 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 戚家军 台州 东南沿海 民族英雄 导学内容 主题三:援朝战争 时间: 概况: 结果: 影响: 明朝万历年间 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明朝应朝鲜要求,两次出兵援助,都取得胜利 ①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政治军事势力 ②明朝的国力因此也收到削弱 ③这场战争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视频:万历朝鲜战争 知识链接 戚继光“鸳鸯阵”定格动画讲解 导学内容 主题四: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 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葡萄牙殖民者借口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许诺每年缴纳白银 500 两,买通了广东地方官员,得以在澳门上岸,搭篷建屋,进行贸易。 1553年 葡萄牙殖民者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地方政府。后来,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加强对澳门的管理。 1573年 分组演绎“郑和船队的一天”: A组(外交组):根据教材P91“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礼品,表达通好意愿”,推测郑和访问时会携带哪些礼物(丝绸、瓷器、茶叶等),用哪些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建筑技术、历法等)。 B组(贸易组):阅读教材P92《榜葛剌进麒麟图》及相关史事,说明明朝与东南亚的“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