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8762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3张PPT+视频)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93390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北宋,政治,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下册 单元导读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崇文抑武方针,维护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周边各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等政权,与北宋并立。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在江南建立南宋,与北方的金形成南北对峙局面,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北方民族蒙古建立的元朝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各族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贸易繁荣,国际交流得到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科技成就巨大,文学艺术成果丰硕,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10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 1.通过视频、地图和表格等历史材料,认识五代十国之后北宋建立所面临的形势,进而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实施的背景。 2.小组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利与弊,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知道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措施和结果。 课程导入 经济、文化前无古人的宋朝,却也是少有的两次倾覆于其它民族政权的王朝。 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最前列,是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 ———漆侠《宋代经济史》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金南侵和宋南迁形势图 学习任务 观看视频,说一说北宋是如何建立的。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方式: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东京(开封) 陈桥兵变 学习任务 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 北宋初期统一形势图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9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学习任务 1.五代十国的前车之鉴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 温 宣武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前蜀 王 建 西川节度使 闽 王审知 武威节度使 南汉 刘 隐 静海军节度使 武将,藩镇割据 宋太祖(927-976) 后周将领,陈桥兵变 以史为鉴,赵匡胤从五代十国的历史和自己的上位,能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历史教训:防止武将专权、政权动荡,要崇文抑武,强化中央集权 学习任务 2.抑制武将势力 除了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宋太祖还实行了哪些办法加强对兵权的掌控呢? 任用文臣管理军务,将领无发兵之权 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切断将领和士兵与地方的联系 学习任务 3.加强君主专制 在中央 多个机构分化相权 多个宰相分割相权 政事堂———行政权 枢密院———军权 三司———财权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在枢密院存在的167年中……枢密院正职共73人,其中文职出身者54人,武职出身者18人。 ———陈峰《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以文驭武方针》 学习任务 4.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在地方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地方官实行三年一换 各州府设置通判分权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避免武将掌控地方 避免任职时间过长积聚势力 避免地方长官专权 消除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控制地方,强化中央集权 上(宋太祖)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学习任务 5.注重文教,发展科举 “惟有读书高”陶俑,宋,南京科举博物馆藏 农 士 商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