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15题,计 30 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所示的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对此时间轴的解读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建立隋朝 B.②处是开通运河 C.③处是隋朝灭亡 D.④处是灭亡陈朝 2.思维导图是有效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面“唐朝衰亡”的思维导图中“b”处应填( ) A.武周建立 B.黄巢起义 C.王仙芝起义 D.周世宗改革 3.据统计,《唐百家诗选》中近90%的诗人都参加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者占入选诗人的70%。以诗取士的产生,促使着唐人学习创作诗歌。据此可知,出现唐诗繁荣的政治因素是( ) A.尊崇儒术的影响 B.科举制度的促进 C.崇文抑武的推行 D.八股取士的实施 4.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主要肯定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 A.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B.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全一致 C.《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 D.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 5.笔记有利于我们梳理整合所学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结构。下面是某校七年级学生所做的历史课堂笔记,据此判断该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唐朝时期( )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民族交往与交融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繁荣的对外贸易 6.《廿二史札记》中记载:“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这说明“五代之乱”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A.武将拥兵自重 B.外戚势力膨胀 C.农民起义频发 D.外族入侵不断 7.下图反映元朝统一全国进程,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是( ) 1258 大理 1271年 ②1276年 A.金、北宋 B.金、南宋 C.辽、北宋 D.辽、南宋 8.榷场是在边境地区开设的贸易场所。贸易的物品种类丰富且多样,能最大化地满足双方的需求。北宋政府还专门设置榷务“以通诸道市易”榷场贸易逐步发展完善。榷场的存在( ) A.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B.完全消除了民族间隔阂 C.加强了宋政府对民族政权的管辖 D.缩小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9.唐朝诗人温庭筠在《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一诗中写道:“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下列史事与此诗内容密切相关的是( ) A.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B.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唐朝多用绢帛换取回鹘的马匹 C.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 D.南诏首领皮逻阁派孙子赴长安朝见唐玄宗 10.此图是宋代出现的一种帽子,最具有可能戴这种帽子是( ) A.官吏 B.商人 C.店铺掌柜 D.农民 11.王安石变法期间,政府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与以上内容相符合的是( ) A.限制官僚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B.官僚地主无法隐瞒土地、逃避赋税 C.满足农民土地需求,促进农业发展 D.增加赋税收入,解决了财政危机 12.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历史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地增长。统一的因素包括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元朝忽必烈在别失八里(北庭)屯戍军事,给钞令购牛及农具籽种,并分地与贫民耕种。西藏归入元朝版图后,从内地通往西藏的路上,沿途设有驿站,往返于这条驿道的僧俗、官吏、商旅络绎不绝。元朝这些举措( ) A.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B.削弱了地方的豪强势力 C.密切了中外经济的联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