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二部分 常考观点速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论述: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其次,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因此说,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此外,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也从此实现了独立自主,开始真正在国际舞台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国际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与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论述: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迎来真正的自由与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近代以来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翻了身,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主导自己的命运。 结论: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3.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论述: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经过多年奋斗,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950年,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为保卫我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美援朝;几乎同一时期,国内也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广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 国家独立是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兄弟建立起以纺织业与面粉业为主的家族企业。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最终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发展经济,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先后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独立是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论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从制度和法律层面贯彻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人民观。 结论: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充分保障人民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