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9130

3.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课件(45张)

日期:2025-04-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317887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全球,气候变化,国家安全,课件,45张
  • cover
(课件网) 3.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1 课程标准 2 3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出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为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具体影响。 3. 结合实例,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性措施 1.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的关系。(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人地协调) 2009年10月17日,时任马尔代夫总统及内阁成员头戴水下呼吸器,身穿黑色潜水服,在6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会议采用手势和书写板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并签署了《来自前线的紧急呼救》的文件,呼吁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积极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什么马尔代夫要在海底召开这次呼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哪些影响 情景导入 目 录 CONTENT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课后练习 2 3 4 1 全球气候变化与 人为碳排放 01 ▋气候变化 定义: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越不稳定。 规律:气候变化反应的是不同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气候变暖或变冷属于气候变化的正常表现。 ▋全球气候变化 思考&: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二氧化碳浓度呈现出持续升高的特征,而全球气温变化则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特点。 相同点:随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全球气温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因素 趋势 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增温尤其明显。 特征 变暖 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密切相关 太阳 辐射 太 阳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射向地面 射向宇宙空间 大 气 射向宇宙 空间 大气上界 吸收、散射 反射 太 阳 辐 射 大 气 削 弱 地面吸收 ▋大气受热过程&保温作用 ▋形成机制-温室效应 形成原理 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形成温室效应。 作用 大气的温室效应是决定地球平均气温的关键过程之一 原因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使地球的温室效应增强,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特别提醒] 温室气体不是单指二氧化碳,它还包括水汽、氧化亚氮(N2O)、氟利昂、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 ▋全球碳循环 问题一:根据全球碳循环的示意图,分析全球碳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意义 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 含义 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 打破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碳循环过程。使得全球碳平衡被打破。 化石燃料的使用,例如:煤炭,石油等,将漫长地质时期固定的碳以二氧化碳等形式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森林砍伐和焚烧,农田开垦等土地利用的变化将陆地植被和土壤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等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人类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通过碳循环过程被海洋和陆地吸收,其余部分会在大气中长期停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1 化石燃料的使用 2 土地利用变化 近年来,全球多地出现了极端低温天气,多地低温突破历史极值。随着极端低温天气的多发,部分民众认为,气候变暖正在逐步消失。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谬论。 思考:你是否认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