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9609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同步检测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20563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建立,解析,学生,测试题,同步
    / 让教学更有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同步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从中可以看出,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兼并、生产破坏 B. 满族兴起、清兵入关 C. 皇帝昏庸、宦官专权 D. 社会动荡、农民起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明武宗和明熹宗都将政事交给宦官处理,自己则沉迷于享乐和个人爱好,导致宦官专权。这种情况反映了明朝后期皇帝昏庸无能,宦官掌握实权,导致国家治理混乱,最终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C项正确;土地兼并和生产破坏是属于经济方面,而材料是明武宗统治的昏庸,属于政治方面,排除A项;满族兴起和清军入关是满族与中原王朝的矛盾,而材料是明武宗统治的昏庸,排除B项;社会动荡是社会层面的,而材料是明武宗统治昏庸,排除D项。故选C项。 2.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图所反映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A. “尊王攘夷” B.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D. “均田免赋”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地图和所学可知,明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袖是李自成,他率领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D项正确。“尊王攘夷”是齐桓公为称霸提出的口号,排除A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排除B项;“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口号,排除C项。故选D项。 3.明朝末年的党派斗争从万历中期开始持续了五十多年,主要有五党集团和东林党之争、东林党和阉党之争。这些党派之间争权夺利、互相倾轧,造成了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局面。这反映出明朝末年() A. 皇帝昏聩无能 B. 大臣结党营私 C. 官吏贪赃枉法 D. 农民苦不堪言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主要有五党集团和东林党之争、东林党和阉党之争”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当时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明朝末年出现了党争的现象,并未体现皇帝的昏聩无能,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官员之间的结党营私,与贪赃枉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农民苦不堪言,排除D项。故选B项。 4.1644年,在北京城先后出现了三个年号,依次是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和顺治元年。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 “靖难之役”与大规模营建北京城 B.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 C.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D.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和清兵入关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1644年,在北京城先后出现了三个年号,依次是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和顺治元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1644年,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人关,所以出现了三个年号,D项正确;“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