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1896

8.2 海水“晒盐”第2课时 溶解度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3513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2024-2025,教师
    8.2 海水“晒盐”第2课时 溶解度 知识梳理 知识点 海水“晒盐”的原理  (1)概念: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__一定温度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100_g__溶剂里达到__饱和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质量__。 (2)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温度__变化而变化。 (3)溶解度曲线的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增大__,如__KNO3(合理即可)__。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影响变化__不大__,如__NaCl(合理即可)__。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减小__,如__Ca(OH)2(合理即可)__。 (4)常用的结晶方法有__蒸发结晶__和__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__。 正确理解溶解度的四要素 (1)条件:一定温度。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2)标准:100 g溶剂。物质的溶解量与溶剂量成正比,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溶剂的质量为100 g。 (3)状态:饱和状态。只有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才是一个定值,且是最多能溶解的质量。 (4)单位:克。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重难突破 重难点 溶解度曲线  【典例】(四川南充中考)煤化工废水中含有硝酸钠、硫酸钠、氯化钠,这三种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 ℃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t1 ℃时,将等质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不考虑溶剂蒸发),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硫酸钠溶液_____(填“<”“>”或“=”)氯化钠溶液。 (3)t1 ℃时,将60 g硝酸钠(不含结晶水)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冷却热的硝酸钠溶液,一定有晶体析出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钠,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C.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硫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 ℃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则t2 ℃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t1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则t1 ℃时,等质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硫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t1 ℃时,将等质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不考虑溶剂蒸发),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硫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3)t1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80 g,t1 ℃时,将60 g硝酸钠(不含结晶水)加入5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0 g,则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44.4%。(4)A项,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冷却热的硝酸钠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错误。B项,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钠,硝酸钠含量较少,不能形成饱和溶液,不能采用降温结晶法,可采用蒸发结晶法,错误。C项,恒温蒸发溶剂,可将接近饱和的硫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 答案:(1)t2 (2)> (3)44.4% (4)C 将一定量的溶质放入一定量的溶剂中,计算溶液的质量或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需要根据溶解度确定溶质是否全部溶解。 【对点训练】 1.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t2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大于t2 ℃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t2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据图可以看出,温度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