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1921

学生实验9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200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生,教师,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
    学生实验9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或现象 用砂纸打磨细铜丝、细铁丝、铝箔,观察 铜丝为紫红色,铁丝、铝箔为银白色 弯曲铜丝、细铁丝、铝箔 铜丝、细铁丝、铝箔易弯曲,不易折断 在酒精灯火焰上分别烘烤铜丝、铁丝、铝箔的一端 另一端发烫,说明铜丝、铁丝、铝箔的导热性好 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一端连接一个小灯泡,另一端分别连接铜丝、铁丝、铝箔 小灯泡发亮,说明铜丝、铁丝、铝箔具有导电性 2.认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取少量铝粉,用胶水均匀地粘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小心地卷起,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到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另用坩埚钳夹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到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3.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案如下: 方案一:向一个烧杯中倒入硫酸铜溶液,把一根铁丝和一根银丝同时伸到该烧杯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银丝表面无变化,说明三者的活动性顺序:铁>铜>银。 方案二:分别取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将两根铁丝分别放入两种溶液中,伸入硫酸锌溶液中的铁丝无变化,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物质,说明三者的活动性顺序:锌>铁>铜。 方案三:将相同规格的锌、铁、铜分别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中,锌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大于铁,铜表面无现象,说明三者的活动性顺序:锌>铁>铜。 【对点训练】 1.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金属的性质。 (1)实验1,观察到灯泡发光,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__ __。 (2)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3)实验3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现象是__ __。 2.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在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不同的金属其化学性质也不同。某校实验室为了探究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仅提供以下实验试剂:铁片、镁片、铜片、稀硫酸、硝酸银溶液,设计了以下试验方案: ①将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铁片和镁片分别放入等体积的稀硫酸中; ②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③将金属片A放入溶液B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的现象是__ __。 (2)写出实验②中的化学方程式:__ __。 (3)实验③中的金属片是__ __。学生实验9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或现象 用砂纸打磨细铜丝、细铁丝、铝箔,观察 铜丝为紫红色,铁丝、铝箔为银白色 弯曲铜丝、细铁丝、铝箔 铜丝、细铁丝、铝箔易弯曲,不易折断 在酒精灯火焰上分别烘烤铜丝、铁丝、铝箔的一端 另一端发烫,说明铜丝、铁丝、铝箔的导热性好 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一端连接一个小灯泡,另一端分别连接铜丝、铁丝、铝箔 小灯泡发亮,说明铜丝、铁丝、铝箔具有导电性 2.认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取少量铝粉,用胶水均匀地粘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小心地卷起,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到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另用坩埚钳夹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到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3.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案如下: 方案一:向一个烧杯中倒入硫酸铜溶液,把一根铁丝和一根银丝同时伸到该烧杯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银丝表面无变化,说明三者的活动性顺序:铁>铜>银。 方案二:分别取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将两根铁丝分别放入两种溶液中,伸入硫酸锌溶液中的铁丝无变化,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物质,说明三者的活动性顺序:锌>铁>铜。 方案三:将相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