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2515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件(共26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7031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1,视频,必修,选择性,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1 诉讼权利面面观 2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寻求法律援助 诉讼权利面面观 壹 1.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 P88 2.公民享有哪些诉讼权利?P89 1、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 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 【相关链接】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体现。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①原因(适用情况): 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 ②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 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2、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实体性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利,如经济法中的经营权,商事法中的股权、消费者权益法中的知情权等。 程序性权利是指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申请回避权等。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 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刑事诉讼 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刑事诉讼 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 诉讼活动的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 注意: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存在辩护人,辩护人只存在刑事诉讼中。 P89相关链接一: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诉讼法律 知 识 速 递 ①回避制度含义: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的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诉讼。 ②回避制度意义: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注意: 1.回避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等。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决定延期审理。 诉讼中哪些人员适用回避?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2、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三员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上述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在民事诉讼中 在刑事诉讼中 在刑事诉讼中,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