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三单元测试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八下·吴兴期中)下图是实验室关于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备 B.收集 C.验满 D.验证性质 【答案】A 【解析】根据对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和验证的实验的认识判断。 【解答】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生成氧气带出的粉末堵住导管口发生爆炸,故A正确; B.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集中在集气瓶底部,则导气管应该伸到集气瓶底部,故B错误; C.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那么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故C错误; D.将绕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点燃伸到氧气中,看到火星四射,为了防止熔融物低落平底造成炸裂,瓶底应该放少量水或细沙,故D错误。 故选A。 2.(2024七下·镇海区期末)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 B.“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只有好处 C.“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而引起的 【答案】C 【解析】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对流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温室效应导致极热天气出现频率增加,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同时还会加速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从而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当然,全球变暖,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扩大植物的生长范围,从而提高植物的生产力。 但整体来看,温室效应及其引发的全球变暖是弊大于利,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温室效应,抑制全球变暖。 【解答】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A错误; B.“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只有好处 ,B错误; C.“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C正确; D.“温室效应”的加剧不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而引起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3.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表示该物质一定不能燃烧的点是( ) A.N、P点 B.P点 C.M、P点 D.Q点 【答案】C 【解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只有物质在P点时温度低于物质的着火点t℃,因此此时肯定不能燃烧。而M点时虽然温度在着火点以上,但是氧气的浓度为零,因此也不能燃烧。 故选C。 4.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答案】C 【解析】根据实验中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过程判断。 【解答】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 ②连接装置;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气体; ⑥验满。 因此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⑤⑥。故选C。 5.某学生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温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 h测定。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当日时刻,纵坐标为CO2浓度)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1)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2)植物光合作用消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 【解答】0~6时,由于没有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