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性把握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运用图表、思维导图,在事件中有条理写作人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行为表现。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性把握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运用图表、思维导图,在事件中有条理写作人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行为表现。 【教学过程】 一、头脑风暴,确定写作内容 同学们,课前老师要求完成预习单,写出三件玩得真高兴的事,完成地举手?指图,小明和小亮图中扳手腕,不分胜负,玩得特别开心。小冬和父母一起去动物园,看到了活泼可爱的小熊,特别兴奋。小华和爸爸一起钓鱼,钓了一条100斤重的大鲤鱼,高兴得差点变成鱼掉进河里。最开心的是小花,在游乐场玩过山车,兴奋地大呼小叫。(指图,做图中人物的动作,放慢速度)你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 ?这一次玩的为什么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学生先讨论讨论。 学生个别交流,随机指导。 二、心动的任务情境 同学们,每一次玩得真高兴,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幸福、美好。我们将要举行一次“那次玩得真高兴—快乐大放送”主题分享会,请班上每一位同学,写出一次你玩得真高兴的事,在“体验快乐”主题班会上,与班级同学共享。 三、划分场景,结构事件 曹蕴恩同学的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已经入选“那次玩得真高兴—快乐大放送”主题分享会。 同学们,作者把自己玩得真高兴的过程,划分为七个场景写作。 同学们,把你们玩真高兴的过程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回想一遍,向曹蕴恩同学学习划分场景。老师建议同学们,那次玩得真高兴的过程至少划分为5个场景。 四、特殊环境下人物的特殊言行 同学们,如何把那次玩得真高兴时的快乐心情写出来呢?我们还是从已经入选作文的第三个场景“打中过程中兴奋”寻找答案吧。 同学们注意标红的文字,看一看这些文字都写的是什么内容。 拿起、朝、投去、兴奋跳、拍手大喊、用手指、笑得前仰后合,都是写我打雪仗时的动作。 做学生打雪仗时的动作。平时写打雪仗只写两三个动作,因为打雪仗玩得真高兴、很兴奋。作者为了表现这种高兴、兴奋,连续写了八个的动作。这说明玩得真高兴时,人的动作是被连续放大了的。 人玩得真高兴时,除了动作被连续放大外,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场景“打中过程中兴奋”,表情、声音和平时又有什么不同。 3.同学们,人在玩得真高兴时,动作是被连续放大的,表情是被夸张的,声音是被变形的。请你在划分好的场景中,选择一个最好玩的场景,用6—8分钟时间写下来。写的时候,看谁玩的动作,连续放大得多,表情最夸张,声音大变形。 4.学生写作。 五、运用量表互动评价 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自主修改要点:你划分的场景是否合理?场景中的是否做到了放大连续动作,表情夸张,声音变形? 运用量表评价 六、作业 填写完成构思图表,完成整篇写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