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4206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1z张PPT)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745641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课,海峡,岸的,交往,课件,31z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对台方针的形成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武装解放 . 1958年,在美国支持下,国民党叫嚣“反攻大陆”,大小金门岛的国民党军队不断炮击福建沿海村镇。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开始向占据金门的国民党军队和驶往金门的运输舰船进行猛烈炮击。 此后,这种警告性炮击打打停停,持续到1978年12月31日。 1、对台方针的形成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台湾对大陆的政策:反攻大陆 1、对台方针的形成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相关史事 1983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成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等等。 2、两岸关系的缓和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台湾老兵发起返乡运动 ◎台湾老兵何文德在台上演讲 ◎1987年开放大陆探亲首日,大批人潮争相申请 ◎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 ◎1987年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两岸关系的缓和 知识拓展 台湾同胞赴大陆寻根问祖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亲人经受了近40年的骨肉分离之苦。1987年,台湾同胞终于被允许回祖国大陆探亲,实现了与亲人团聚的梦想。回乡探亲寻祖的同胞大多已经年迈体衰,与亲人久别重逢,互相抱头痛哭,倾诉着太多太多的分离之苦。有很多人却只能跪倒在亲人的墓前痛哭失声。在一些亲人离散比较多的省份,广播、电视里不断地播送令人心酸的寻找亲人的启事。我们中华儿女都期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骨内不再分离。 ◎一位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的缓和 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 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 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时 间 意 义 内 容 核心要义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的缓和 达成“九二共识” 1992年11月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相关史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汪辜会谈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坚持一个中国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对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若干重要问题的八项主张: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 (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