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4963

3.2 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400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区域,课时,第二,影响,发展,配对
  • cover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合作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从资源调配的调出区、调入区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2.区域认知:从空间角度说出我国四种能源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消费特点。 3.人地协调观:结合案例,理解资源调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结合资源调配的实际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资料,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重难点) 2.结合材料,了解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路线。(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为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疆电入川”是新疆煤炭资源大力开发及能源外运的重要举措,每年可转化煤炭3 300万吨,向四川输送1 000万千瓦的电力。说出新疆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自主学习】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1.西电东送线路 2.线路及其影响 路线(主力电源) 对调入区的影响 对调出区的影响 北部通道: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火电)→京津唐地区 有利:①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有利: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④水利工程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中部通道: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华东地区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不利; ④也可能引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不利:①水电站建设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②坑口火电站易加剧环境污染 南部通道: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以及贵州和云南两省(火电)→广东 【思考交流】 探究一 西电东送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为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疆电入川”是新疆煤炭资源大力开发及能源外运的重要举措,每年可转化煤炭3 300万吨,向四川输送1 000万千瓦的电力。 1.说出新疆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综合思维) 提示:在地下开采煤炭资源,形成地下采空区,造成地表沉降;由于新疆气候干旱,地下水位深,开采煤炭,会降低地下水位,导致地表植被死亡,土地退 化,同时荒漠化不断扩展,沙尘暴频发;煤矸石随意堆放,会造成污染环境等。措施主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如对采空区进行回填;保护好表层土;及时进行复耕;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2.说明建设“疆电入川”输电工程的原因。(地理实践力) 提示:四川省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电生产基地,也是西电东送工程中线输电线路的能源输出地。水电因径流的季节变化而不稳定,“疆电入 川”可充分保障四川枯水期电力供应及西电东送电力的稳定输送。 3.简述“疆电入川”工程的意义。(综合思维) 提示: “疆电入川”不仅有效解决四川枯水期电力供应不足,还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对新疆而言能有助于资源实现就地转化,实现两地共赢。 【针对性训练】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是我国首条1 000千伏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读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1~2题。 1.皖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淮南资源浪费状况 B.加快当地重工业发展 C.加强区际联系 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