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5496

8.2.1 推动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 课件(共39张PPT)晋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4276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8.2.1,PPT,七年级,地理,2024,教版
  • cover
(课件网) 主题八 共谋区域发展与合作 2 推动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 第一课时 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的贫穷与落后,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极地冰川融化......这些都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国际社会如何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给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减缓环境的恶化?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需要各国摒弃分歧,共同应对。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的大象群 主题学习目标 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 学习目标 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国际合作对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意义。 1 比较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历程及主要成就,探究两极地区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全球的影响,说明国际合作对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意义。 2 助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可持续发展 主题内容 推动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 新课导入 科考队员在极地考察时需要穿上防寒服、雪地靴,戴上护目镜、防寒手套,还要携带手杖、破冰镐、定位仪、卫星电话、急救包…… 科考队员为什么要携带这些装备呢 科考队员的装备 核心素养 人类活动对两极地区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人类活动(如科研考察、旅游探险、资源开采等)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 两极地区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两极地区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对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海洋循环等具有深远影响。 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学生需要认识到,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 人地协调观 两极地区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等。 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了解当前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如冰川融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等。 国际合作与协议:了解国际社会在两极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与协议,如《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 区域认知 跨学科整合:结合物理学(如气候变化原理)、生物学(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学(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等多学科知识,全面理解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复杂性。 多角度分析:从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多个角度,分析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解决方案:基于综合思维,学生可以尝试提出解决两极地区环境保护问题的创新方案,如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综合思维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数据、生物多样性分布等,并制作可视化图表,以直观展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模拟实验与项目设计:设计模拟实验,如模拟冰川融化过程、评估不同减排方案的效果等。同时,鼓励学生设计并实施小型环保项目,如校园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以实践所学地理知识。 地理实践力 目 录 自然环境 壹 科学考察 贰 环境问题及应对 叁 Antarctic Area 壹 自然环境 Arctic Area 南极地区概况 南极地区 Antarctic Area 范围:60°S 以南地区,包括所有海洋、岛屿和陆地 人口:无常住人口 国家:无 南极地区位置和范围 南极地区是指60°S以南的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包括周围的岛屿和濒临的海域。 南极大陆面积约为1239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南极大陆几乎全部常年被冰雪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南极地区降水量虽然很少,但由于气候寒冷,蒸发极慢,降雪基本积存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巨厚的冰层。南极大陆95% 以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平均厚度为 2 000 多米,最厚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