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5674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2课 歌曲《茉莉花》教案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28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花城,四年级,下册,音乐,2课,歌曲
  • cover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二课《茉莉花》教案 一、教学内容: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学唱《茉莉花》、江苏 民歌。   二、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较广的汉族民歌,是一首深受全国人们喜爱的民间小调,她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茉莉花》原名《鲜花调》,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风格也基本相同,以河北和江苏最为典型。曲调优美流畅,体现江南人文风情的阴柔细腻的特色,具有鲜明个性和极强生命力。   三、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将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接触经典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抗、高尚的艺术品位,使他们知道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对这一民歌中的经典歌曲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民族歌曲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歌曲,使学生了解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2)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感受民歌的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五、教学重点   了解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六、教学准备:电子琴、沙锤、响竹、手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播放多媒体图片导入新课。 (2)老师介绍《茉莉花》并板书课题. (3)老师播放范唱,学生听,说出歌曲的速度、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4) 让学生朗读一遍歌词. (5)老师指导学生打四分之二拍节奏。  (6)老师讲解歌曲中的附点音符、休止附的作用。 (二)、跟着歌曲《茉莉花》哼唱旋律。 (1)师:那你认为旋律中最好听的是那一句?学生交流 。   (2)师:老师最喜欢歌曲的第一句,这一句不光动听,也是全曲的主题音乐句,她奠定了全曲的风格。让我们一起唱第一句旋律。 (3)师:这首歌曲每段的第一句都是“好一朵茉莉花”,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全曲,体会其对茉莉花的描述:“香”“白”“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她”,茉莉花花瓣洁白,芳香美丽,引发人纯洁真挚、朴实无华的情感共鸣。 ( 4 ) 跟着老师的电子琴学生跟唱旋律 (三)、再次欣赏《茉莉花》,感受旋律的委婉细腻。   (1)师:同学们,《茉莉花》虽然只是一首江苏民歌,但是随着人们对她的喜爱程度的提高,她在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四)、《茉莉花》“歌曲欣赏”,充实学生的欣赏内容   1、师:《茉莉花》这个首歌被广大中国人民所喜爱,甚至也被外国人民所喜爱,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也唱响了这首歌。   2 、创编舞蹈。 3、学生边唱边跳.  (五)欣赏“江南风景”,了解民歌与地方文化的紧密联系 .   1、师:让我们再次欣赏这美妙的歌声,在歌声中畅游江南的美景吧。(边听边看点击观看《江南风景》的图片)。   2、师:同学们,通过刚才音乐的再次欣赏和江南风情图片的欣赏,你对江南有什么新的了解吗?(引导学生畅谈江南的风土人情、建筑名胜、文人雅士等方面)   3、师小结:江南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华夏文化孕育的一枝独秀,她筛滤了华夏文化的阳刚、粗犷的因子,而更多的继承和弘扬了阴柔细腻的一面。她不仅表现在古今江南名人的书法国画、诗词歌赋,也融合在了江南小调中,因此江南的民歌小调也呈现出细腻、清秀和委婉。《茉莉花》以其洁白无暇的气质,端庄大方的仪表,代表中国形象向世界人民传递着和平友好,我们应该为这样的民族音乐感到自豪,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