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课标解读】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2.区域认知:能够运用等示意图,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掌握阅读、分析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3.人地协调观:通过说明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 4.地理实践力: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有关我国耕地资源的地理信息,学会合作进行实地考察和地理调查,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图表,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及特点。(重难点) 2.运用资料,说明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我国盐碱地分布范围广,由于盐碱含量高,不利于一般农作物的生长。海水稻是耐盐碱的高产水稻,亩产量可达到 200~300 千克。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使用由淡水与海水混合的半咸水,也可用矿化度较高的水资源。目前,我国科学家探索在盐碱地种植高产的海水稻,在山东、湖北等省相继获得成功。在盐碱地推广海水稻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想一想,海水稻种植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 【自主学习】 三、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1.耕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 2.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 (3)防止耕地污染。 (4)提高耕种积极性。 (5)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知识拓展】永久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指中国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的基本农田。 【思考交流】 探究一 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盐碱地分布范围广,由于盐碱含量高,不利于一般农作物的生长。海水稻是耐盐碱的高产水稻,亩产量可达到 200~300 千克。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使用由淡水与海水混合的半咸水,也可用矿化度较高的水资源。目前,我国科学家探索在盐碱地种植高产的海水稻,在山东、湖北等省相继获得成功。在盐碱地推广海水稻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查阅资料,说明我国盐碱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区域认知) 提示:我国盐碱地分布不均匀,北多南少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 2.想一想,海水稻种植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地理实践力) 提示:以滨海滩涂地区种植海水稻为例, ①有利影响:可固岸护堤,减少海水对海岸的侵蚀;促淤保滩,改良盐碱地;增加土壤有机质;节约淡水资源。 ②不利影响:破坏滩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自净能力下降 3.议一议,海水稻种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哪些意义?(综合思维) 提示: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后备资源;增加粮食总产量,降低粮食进口依存度;产品绿色无公害,且营养价值高,提高了粮食的品质。 【针对性训练】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下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5~6题。 5.与“藏粮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