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5801

3.1 碳减排与国际减排合作 第五课时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352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碳减排,国际,减排,合作,第五,课时
  • cover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课标解读】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运用碳循环过程与温室效应过程图,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碳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 2.区域认知: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人地协调观: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关注碳排放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关注全球变暖问题,加强环保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4.地理实践力:通过生活观察与调查,了解身边与国际上的碳排放有关情况,结合区域背景探讨不同主体应对碳减排起到的作用,增强区域认知,提升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资料,说明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关系,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重难点)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碳存在形式及碳循环过程。(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新课导入】 2020年3月10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该声明显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影响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移徙、粮食安全及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随着全球持续变暖,目前的高温纪录再被打破“只是时间问题”。该声明表示,2019年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气温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自主学习】 一、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与其他地理知识的联系 大气:温带夏季变长,冬季变短。 洋流:风海流减弱。 河流:流量短期增多,长期减少。 地貌:冻土(永冻土)变薄,冰川融化,雪线上升。 植被:山地林线上升;自然带分布向高纬扩展。 农业:作物分布向高纬扩展;春耕播种提前。 交通: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变长。 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思考交流】 探究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020年3月10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该声明显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影响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移徙、粮食安全及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随着全球持续变暖,目前的高温纪录再被打破“只是时间问题”。 该声明表示,2019年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气温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1.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区域认知) 提示: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大气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 2.全球气候变暖对一些沿海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什么 (综合思维) 提示: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冰川积雪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低洼地带的安全。 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合理措施有哪些 (人地协调观) 提示: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 【针对性训练】 气温距平是指气温与平均气温的差值。读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完成3~4题。 3.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更暖 4.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