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实际案例,了解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依据、类型、级别,并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形成综合思维。 2.区域认知:结合实例,说明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标准、类型及级别、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3.人地协调观:根据所学知识,探究设立自然保护区如何维护生态安全,如何重视保护与开发协调的问题,树立人地协调观。 4.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或调查,了解身边、国内自然保护区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体区域背景思考其存在的必要性,提升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资料,说明生态安全的特点及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重难点)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标准、类型及级别、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新课导入】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型较小。寿命约 20 年,自然繁殖率低,有“水中大熊猫”“长江生态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食物以鱼虾为主。长江江豚的眼睛退化,一般是靠声呐来进行捕食和探路。 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据统计,现存于长江流域的江豚数量已经不足 1 000 只。2017 年 5 月 9 日,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从长江江豚种群特点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濒危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独特的生态系统 三江源地区则是青藏高原上高寒环境的典型代表,这里有保存完整的高原面、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沼泽群,发育良好的草甸土和草原、草甸,以及种类繁多的珍稀动物,构成了一个独特的高寒草原一草甸一湿地生态系统。 2.三江源地区生态服务功能 ①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原—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对江河源区的水源涵养作用极其重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②三江源地区雪山冰川广布,群山之间的盆地型地貌具有汇水作用;山麓和河谷地带平坦开阔、水流滞缓,对湿地发育十分有利。这里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中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流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三江”之水覆盖了我国66%的地区 (含南水北调工程覆盖地区),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养育了6亿多人口。作为我国乃至东南亚的重要水源地,需要我们备加呵护。 ③三江源地区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目前,三江源地区形成了以草地为主的高寒植被区及其植物资源,也为青藏高原特有的以藏羚羊、野耗牛、藏野驴、藏原羚等为代表的大中型食草类动物种群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还为高原上的雪豹、狼等肉食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④三江源地区地理环境具有独特性、原始性和脆弱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景观。 ⑤三江源地区拥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对于地球物种的贮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言,也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3.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原因 三江源地区高寒缺氧,气候条件恶劣,近几年出现气候干旱、冰川退缩、雪线上移、湖泊消失、湿地消减、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整个三江源地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