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5919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说课课件(23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93802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海峡,岸的,交往,课件,23张
  • cover
(课件网) 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说课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目录 CONTENTS 2 教学资源分析 3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5 教学过程 1 设计理念 6 设计预测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7 教学反思 1 设计理念 1 1.设计理念 1.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以学生为中心; 2.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学生学习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的“起点”。 3.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先学后教、少教多思、学思结合、快乐学习”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师生共同研讨等多样探索性活动。 延时符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内容,是第十三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延续,台湾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历史问题,关系着国际的交往、国家的发展、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通过本课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基本方针的科学含义,认识这个基本方针是缓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为了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党和政府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本课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反对台独的很好的教学载体。 2.教材资源分析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任务单,通过个人自学、师生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等,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同时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海峡两岸交往概况等。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等的能力。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水平 学生能力水平 学生已了解港澳回归的历史史实,并对一国两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台湾问题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对于对台政策从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怎样提出等问题不太清楚。 这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较强的求知欲。在学习方面已经具有接受较为系统的知识、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看问题还不够全面深刻,评价事物往往喜欢带自己的主观色彩。 学生心理水平 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疲惫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所以,本课注意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3 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祖国统一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党。 情感态度价值观 2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任务单,通过个人自学、师生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等,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同时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海峡两岸交往概况等。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等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 3.教学目标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依据:2022版《历史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 3 了解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2 知道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 1 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3.学习目标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依据: 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基础 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的认知基础 重点: 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 2.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难点: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重点 难点 3.教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