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6469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27709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答案,八年级,人教,物理,学年
    第2节 弹力 弹力 1.塑性:图a、b中,橡皮泥、面团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原来的形状. 2.弹性:图c、d中的弹簧、橡皮筋,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3.弹力:由于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  (1)产生的条件:物体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3)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与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力大小相等.(4)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如图e所示被压缩弹簧)(5)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或等效为接触面上的一点.(6)我们平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都是弹力. 弹簧测力计 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1)主要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刻度盘等.(2)弹簧的伸长不是指弹簧被拉长后的长度,而是弹簧被拉长后长度减去弹簧原长,即ΔL=L-L0,其中ΔL表示弹簧的伸长,L表示弹簧受力时的长度,L0表示弹簧的原长. 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要明确分度值,还必须要校零. (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3)读数时,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相平. (4)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值,还要注明单位.  (1)使用时作用在挂钩上的力应沿弹簧的轴线方向,防止因指针与外壳接触摩擦而产生误差.(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的方向不一定在竖直方向上,只要保证拉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即可. 弹力的理解 典例1 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C ) 弹力是接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由于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 变式 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 ①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 ②用手挤压橡皮泥,使橡皮泥变形的力 ③用手使劲地拉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 ④平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向上的力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典例2 [2023·广州期末]小欢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图像,图中L是弹簧的长度,F是弹簧受拉力的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典例2图 (1)由图像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填“正比”或“反比”);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5 N时,弹簧发生的是(填“是”或“不是”)弹性形变. (2)不受力的时候,弹簧的长度是2cm,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 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4N.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拉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为k=,得F=kΔx. 变式 [杭州中考改编]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1.5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 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0.2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0.75 N的重物时,弹簧将伸长1.5cm.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典例3 用一个刻度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直接去测量大小为2 N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1 N,若直接用它去测另一个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4.3 N,则被测力的大小为( C ) A.4.4 N B.4.3 N C.4.2 N D.无法确定 没有调零就去测力,也就是说没有测力时弹簧就有了一定的伸长,测力时弹簧的伸长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