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青春之光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搜集并了解黄文秀的相关事迹,积累“熟络”“执拗”“直言不讳”等常考词语。 2.训练略读,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重点) 3.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引用人物话语的作用;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及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难点) 4.结合黄文秀的经历、家庭背景等,从更丰富的角度和更深广的背景理解她的精神品质。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知识积累 预习检测 任务二 寻录扶贫足迹 任务三 明写法,感形象精神 任务四 传青年担当,书青春责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 “人生一瞬,转眼百年”,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行程中,体现自我,实现自我,让生命变得精彩,让生命价值绽放夺目光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和理解不同,对待生命和行走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 今天,我们就走进《青春之光》,寻那缕最美的青春朝霞。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1.积累重点字词 2.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3.了解文体知识(报告文学) 【字音字形】 【多音字】 【形近字】 【理解词语】 【文体知识】 1.概念: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结合了 和 的特点,旨在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活动。 2.特点: (1) :报告文学的核心在于其真实性。它必须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不允许虚构或夸大其词。 (2) :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包括生动的情节描述、典型的细节刻画以及抒情和议论性的表达方式。 (3) :报告文学中对事件的选择和叙述方式上,要求作者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并呈现事件的核心要素。 参考答案: 1.新闻、文学 2.(1)真实性(2)文学性(3)新闻性 【了解作者】 祝红蕾 ,七十年代生于山东临朐(qú)县。15岁开始发表散文、小说,在《散文》、《散文百家》等刊物发表散文随笔六十余万字。其中中短篇小说《金波的星期九》被选入《2010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举手投足之间》等作品被多次选为高考阅读题。曾获得山东散文30年创作新锐奖、首届延安文学奖等奖项。 【人物介绍】 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 1989年4月出生,广西田阳人,硕士学历,生前系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她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2018年初主动请缨到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工作表现突出。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冒着暴雨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黄文秀同志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五四奖章。 任务二 寻录扶贫足迹 泥泞山路上,她以脚步丈量希望;万家灯火中,她用真心叩响未来。让我们走进一名共产党员用生命书写的“脱贫答卷”,一起走进百坭村,去寻找记录这些沾满泥土的印记,了解黄文秀的扶贫事迹。 抓住小标题,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重要的提示性词语和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本文主体部分由三个小标题组成。有同学认为小标题句式不整齐,可以删去,直接按时间顺序写黄文秀的事迹。你觉得呢? 小标题 ①“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表明黄文秀带领百坭村村民脱贫攻坚的抉择与决心。 ②“我心中的长征”———表明黄文秀扶贫工作的艰辛历程。 ③“仿佛她还在一样”———黄文秀牺牲后村民们的深情追忆。 提示该段落的核心内容 小标题之间构成文章行文线索 传达人物情感,激发情感共鸣 文章第1—4段先写了黄文秀的牺牲,后面部分再写黄文秀在百坭村的事迹,这是什么叙述顺序? 倒叙 你还知道哪些叙述顺序呢?这些叙述顺序分别有什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