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9714

5.2 珍惜师生情谊-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 七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2024年统编版)

日期:2025-04-0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2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年级,统编,2024年,道德与法治,上册,-2024--2025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珍惜师生情谊 课标内容 1.培养学生尊重教师职业,感悟教师的奉献精神,形成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 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师生观,认识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3.帮助学生认识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框《珍惜师生情谊》内容,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师生交往的场景,分析学生实际经历的师生交往的情境,思考与老师建立理想而美好的交往状态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学会尊重理解老师,真诚接受老师引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接受不同风格的老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学情分析 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现实生活中由于身心发展特点等原因,学生一方面具有向师性,一方面可能也存在着一些困境: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对老师的权威产生“质疑”;“恋旧”情绪,刚刚离开朝夕相伴的小学老师,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和适应新老师,难免感到陌生,不敢与老师亲近;心智尚不成熟,不能理性对待老师的工作等。了解教师,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学会尊重、理解老师,真诚接受老师引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接受不同风格的老师,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 1.培养尊重老师、理解老师、感恩老师的道德品质,增强道德修养。 2.认识到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责任,主动关心老师、与老师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3.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知道理想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4.掌握正确对待老师表扬和批评的方法,学会化解与老师的矛盾,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理想师生关系的特点。 2.如何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 1.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珍惜师生情谊的理念。 2.如何正确处理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和问题。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引用韩愈的《师说》名言,引出教师的重要作用。 (2)播放张桂梅老师和学生温馨相处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提问学生观看视频后的感受,以及张桂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生活观察引发思考 (1)回顾学生分享的自己与老师的交往经历,分析老师在不同场景中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描述心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并用三个词概括: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 (3)详细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让学生深入理解理想师生关系的特点。 3.探讨实现师生交往理想状态的路径 (1)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讲述徐特立与毛泽东、华罗庚与陈景润的师生情谊故事,让学生体会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 提问:还知道哪些师生情谊的故事? 提问:通过故事,我们作为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对待老师呢?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以小奇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和数学老师的批评。 总结正确对待老师表扬和批评的方法,强调其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方法与技能】———妥善化解与老师的矛盾 介绍化解与老师矛盾的方法与技能,包括自我反思、相信善意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3)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老师风格,并分析原因。 总结面对不同风格老师的策略,如以开放心态交往、了解老师初衷、多角度认识老师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