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春统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检测卷(新考向)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图为1978年《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据此可知,该文章的发表( )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A. 推动了思想的大解放 B. 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加快了拨乱反正步伐 D. 明确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1. A 【解析】考查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题思路:根据报刊信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前,“两个凡是”方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引起普遍不满。为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光明日报》发表了这篇文章,阐释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从而推动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A项符合题意。 2.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等标语大量出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以贫穷为耻,努力脱贫”等标语流行于世。这一变化是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 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C. 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 2. B 【解析】考查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题思路: 史实变化类解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B项符合题意。 3. 1987年5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讲道:“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做的事情,还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 阐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D 4. 下图是小微同学以“拨乱反正”为主题设计的手抄报,下面可以纳入手抄报的是(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C. 恢复高考制度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 C 5. (跨美术·绘画解读)课堂上老师展示如下油画,并让同学们对画作展现的史实进行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978年11月24日·小岗》 A. 小乐:农民决定分田包干到户 B. 小万:农民踊跃加入人民公社 C. 小笛: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D. 小唯:农民积极走集体化道路 5. A 6. 电影《十八个手印》艺术地再现了40多年前小岗村的故事。拉讨饭花鼓的出场是悲剧,电影尾声,人们庆丰收庆改革的花鼓,又变成了喜剧。这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 6. B 【解析】考查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40多年前小岗村的故事”“出场是悲剧,电影尾声……又变成了喜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B项符合题意。 7. 1985年首钢获得中央批准,开始实行工资总额与实现利润挂钩浮动的办法,承包制与工资和效益挂钩,使企业具备了推动经济效益增长的强大动力机制,实现了国家、企业、个人利益的统一。这一做法(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