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内容是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五课的第一框题。本框题包含"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两目内容。第五课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的第四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国体,第五课由第四课国体决定,同时决定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这一框下设两目:第一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主要阐述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职权及其常设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设委员会等相关知识。第二目"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主要从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即人大代表的角度展开,讲述了人大代表的地位、任期、职权、义务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 认同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利益,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通过学习,全面理解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2.科学精神: 明确我国的国情,理解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使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必然性。理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3.公共参与: 通过走访当地人大代表,感悟“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观点的正确性,树立有意见和建议可以反映给人大代表和监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识。 4、法治意识: 明确国家权力机关在宪法和相关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国家权力机关是党依照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成为国家意志的重要途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学情分析 1、初中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但因为生活阅历、经验缺乏,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感受不是那么深刻。 四、教学重点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性质和地位。 五、教学难点 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分享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光辉历程》,思考: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第一标题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议题1: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性质和地位、组成是什么? ①产生: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性质和地位: 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③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学生活动: 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 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特别提醒】 正确理解人大与人民的关系 ①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观看视频《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 思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主要职权分别是什么? 通过图片、视频和问题的设定层层引入,引发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常设机关等相关知识 议题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主要职权分别是什么? ⑴性质: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⑵地位: 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⑶主要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观看视频《反分裂国家法》,思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内容是什么? 【特别提醒】立法权 ①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其本法律。 ②国家立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机关) ———制定和修改法律 ③地方立法:(授权立法)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