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地理中考复习 任务19 中国: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项目二 区域认知 聚焦中考 01 核心知识点 02 一、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 1.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为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_。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总数(不含港澳台)为_____亿,是世界上人口数量_____的国家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_____,医疗卫生条件_____,人口死亡率大幅度_____,出生率_____,平均寿命_____,人口增长_____。 13.4 1/5 14.1 最多 较慢 不断提高 不断改善 下降 上升 不断延长 迅速 3.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就业升学压力增大 国防兵源不足、 养老负担加重 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质量 数量 (二)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__多_____少。 2.人口分布地理分界线:_____一线。此线东南部人口_____,西北部人口_____。 二、民族 (一)构成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同生活着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_____,其他___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多少不一,_____族人口最多。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_____,一律_____。 很不均匀 东 西 黑河—腾冲 稠密 稀疏 56 汉 91% 55 壮 大小 平等 (二)民族风情 傣 泼水 藏 雪顿 回 开斋 蒙古 那达慕 (三)分布 1.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_____ 、_____、_____ ”的特点。_____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集中在_____和_____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_____、 _____和_____地区。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对国家统一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安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散居 小聚居 交错居住 汉族 东部 中部 西南 西北 东北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攻坚 03 考点1 中国的人口数量及人口政策 【典例分析】 (2024·青岛)2023年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 ) A.文化艺术的演变 B.人口政策的变化 C.财政收入的提高 D.生态环境的改善 B 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老龄化加剧 B.分布不均 C.男女比例失调 D.增长过快 A 【考查内容】运用相关的资料和漫画,考查我国的人口变化。 【方法与技巧】1.从素材“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可知,该作品变化是为了宣传我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人口政策,与文化艺术的演变、财政收入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关系不大。所以,B正确,ACD 错误。故选B。 2.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龄化加剧,“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人口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A正确;分布不均、男女比例失调和增长过快均不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BCD错误。故选A。 考点2 中国的人口分布 【典例分析】 3.图中所示我国人口地理 分界线是( ) A.黑河—昆明 B.黑河—腾冲 C.漠河—腾冲 D.漠河—南宁 B 4.我国人口东部多、西部少。“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较为稠密,其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较低平 ②气候较适宜 ③交通较便利 ④开发历史悠久,经济较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考查内容】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方法与技巧】第3题,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故选B。 第4题,我国人口呈东多西少的特点,东部地势较低平,以平原为主;气候较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