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1929

【大单元整体教学】西师大版新版一下4.6《两位数减整十数》(教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578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下,教案,两位数减整十数,新版,师大,教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 两位数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课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例6主要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教材以中国茶的图片引入,由此引出54-30的算式。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材会借助计数器等直观教具,展示计算过程。通过这样的直观呈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然后通过“试一试”巩固算法,强化算理。最后通过“议一议”中对比54-30与54-3,让学生深入理解减法运算中数位的作用及不同运算类型的差异。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学习内容分析: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以及两位数的组成,而“两位数减整十数”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数位的理解与运算。这种运算方法与之前数的组成知识紧密相连,是对数概念的进一步运用。教材将“两位数减整十数”排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之后,符合学生从加法到减法的认知规律。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学生在掌握加法运算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基础上,学习减法中相同数位相减相对容易迁移。通过对比两种运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本质,构建完整的运算知识体系。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其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即相同数位相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你能算算这些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吗?课件出示:算一算,比一比。36+3= 45+4= 23+4=36+30= 45+40= 23+40 =师:以第一组为例,你能说说是怎么计算的吗?师:比一比每组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师强调:比如计算45+4这道题,应该先用个位5个一加4个一等于9个一,而45+40这道题,应该用十位4个十加4个十等于8个十。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种植物。课件出示:生在青山叶叶多,离了家乡纸包裹,宾朋来了开水泼,口口声声都吞我。(打一植物)师: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茶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国饮”。同时,中国又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凡是来了客人或朋友,沏茶、敬茶的礼仪必不可少。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1:36可以分成30和6,先算6+3=9,再算30+9=39。 学生2:36可以分成30和6,先算30+30=60,再算60+6=66。学生1:我发现每组第一算式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个算式都是两位数减整十数。学生2:我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长得都特别相像,所以在计算时应该格外仔细。 学生独自猜一猜:是茶叶。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讲授新课 任务一: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师:这是今年的新茶,茶厂已经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课件出示: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反馈:每箱有10盒茶叶,一共有54盒,用虚线圈出了3箱,也就是30盒。师:根据获取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列式?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师:是的,从总数中减去一部分数就是剩下的数,用减法计算。前面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是对齐数位上的数相加,那么用这样的计算方法来猜想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觉得54-30应该怎样算?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