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 本试卷共8页,1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已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四种描述中,所描述的液体的性质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南宋张世南发现桐油可以在竹圈上形成油膜 B.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水在太空舱里呈现为球状 C.水黾在水面上“飘着”而不沉人水中 D.验血时指尖刺出的血液沿着采血细管往上升 2.某门禁系统的人脸识别仪放在弯曲的支架上,支架静置在水平台面上,如图所示(侧 视图)。若支架的夹角0可调,不计支架与识别仪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接触点3、 人险识别仪 接触点2 支架 接触点1化 A.识别仪与支架三个接触点间一定均有弹力的作用 B.支架对识别仪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适当增大支架的夹角0,支架对识别仪的作用力增大 D.支架受到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第1页(共8页)】 3.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射线使大气层中原来处于基态的氧原子受激发而跃迁到高能级 状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在距地面10~15万米处发出的波长为557.7纳 米的绿色极光,是被激发的氧原子从某一能级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产生的;在距地面 15~25万米处发出的波长为630纳米的红色极光,是被激发到第一激发态的氧原子 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对上层发红光、下层发绿光的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层氧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更大 B.上层氧原子发出的光子能量更大 C.下层氧原子若从某一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波长大于630纳米 D.下层氧原子若从某一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波长小于557.7纳米 4.“嫦娥六号”成功从月球带回了月壤,其返回地球的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返回舱接近 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在大西洋上空第一次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 气动减速,下降至最低点A后,返回舱在印度洋上空向上跳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B 后开始滑行下降(只受地球的引力),之后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 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返回舱过A点时,返回舱只受地球的引力 B.当返回舱过A点时,舱内月壤处于超重状态 C.当返回舱过B点时,其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大气层 D.当返回舱过B点时,舱内月壤处于超重状态 地球 5.某新风系统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实现除尘功能:高压直流电源形成的电场使得气 体发生电离,形成大量正、负离子,正离子距离放电极近,速度低,碰上尘埃的机会较 少,只有少数尘埃到达放电极;负离子距离集尘极板远,与尘埃相撞,使多数尘埃带上 负电被集尘极板收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负电的尘埃到集尘极板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集尘极板 放电极 B.带正电的尘埃到放电极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⑧ C.带负电的尘埃到集尘极板的轨迹一定是直线 ⑧ 尘埃 D.尘埃中的电荷与集尘极板上的电荷中和,极板间的电场 高压电源 消失,除尘功能也消失了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N=Bm竖+mg,B项错误: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支 1.D【解析】A、B,C三个选项均体现的是液体表面张 力的性质,D选项体现的是液体和固体管之间浸润的 持力的合力为簸箕对小物块的作用力,即F 毛细现象,D项符合题意 √+W=V7+25 mg,C项正确:同理手对簸箕 2.B【解析】识别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