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地理中考复习 任务20 认识分区:中国的地理差异 项目二 区域认知 聚焦中考 01 1.说出秦岭—淮河线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 2.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3.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4.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 5.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6.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 7.说明香港、澳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以及港澳与内地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促进作用,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 8.说明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及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 核心知识点 02 一、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状况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0℃ >0℃ 封冻 不封冻 <800mm >800mm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经济林木 主要运输方式 续表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暖温带 亚热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棉花、花生、苹果、枣 柑橘、茶叶、油菜、甘蔗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区域划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秦岭-淮河线 400mm年 等降水量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 气候 降水 地形、地势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种植业 畜牧业 旱地 水田 考点攻坚 03 考点1 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意义 【典例分析】 1.(2023·南通)下图为中国四 大地理区域示意图,甲区域与乙区域的地 理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 D.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A 2.(2024·常州)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选项中属于该线地理意义的是( B)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D.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考查内容】说明秦岭—淮河线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 【方法与技巧】第1题,图中甲、乙分别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区域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线,故A正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秦岭—淮河线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是鸭绿江、长城和天山一线,BCD错误。故选A。 【方法与技巧】第2题,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等;地势阶梯分界线没有经过秦岭—淮河线,ACD错误。故选B。 考点2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典例分析】 3.(2024·天津)下列关于四 大地理区域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区域平原广阔 B.乙区域河湖众多 C.丙区域气候干旱 D.丁区域水热充足 4.(2023·桂林)确定左图中丁区域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C ) A.降水 B.纬度 C.海拔 D.光照 D 【考查内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方法与技巧】第3题,甲是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广阔,A正确。乙是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湖众多,B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