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4726

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4-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4181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阿长,山海经,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0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1. 了解《阿长与〈山海经〉》的背景及作者鲁迅。 2. 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及其对“我”的影响。 3. 理解《山海经》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4. 感悟鲁迅作品中的温情与批判精神。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朝花夕拾》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鲁迅称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它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文章。 “阿长”,人名,鲁迅家的一个女工; “《山海经》”,书名。 题目为一并列词组,文章即通过写阿长和《山海经》的关系来体现阿长的性格特点。 题目解读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 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关于《山海经》 读读写写 莫名其妙: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面如土色: 粗拙: 震悚: 诘问: 惶急: 惧惮: 害怕。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追问、责问。 恐惧、着急。 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没有人能说明他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粗糙低劣。 词语解释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整体感知 阿长其人 身份 名称来历 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 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的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介绍了 阿长的身份和名字 还介绍了 介绍了 阿长为“我”购买《山海经》 阿长的日常言行举止:“切切察察”、“大”字的睡相、不耐烦的礼节规矩、讲“长毛”故事、“谋死”隐鼠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 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 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所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和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 最后写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1、阅读课文思考:本文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