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4732

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3201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阿长,山海经,课件,3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0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者名片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卷网-2005年版)。1926年间,鲁迅陆续发表了十篇回忆故乡人、故乡事的散文,并于1928年结集为《朝花夕拾》。鲁迅写这组文章时,恰逢生活和情感颇为动荡的一段时期,而对故乡、童年、故人的回忆,可以让内心得以从纷扰中寻出一点儿闲静来。在《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笔调十分温暖的一篇。 背景链接 字词学习 搁 掷 脐 掳 憎恶 菩萨 胸脯 疮疤 诘问 哀悼 霹雳 震悚 粗拙 书斋 惧惮 gē zhì qí lǔ zēng wù pú sà pú chuāng jié dào pī lì sǒng zhuō zhāi dàn 词语集注 【絮说】 【诘问】 【面如土色】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絮絮叨叨地说。 追问,责问。 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深得难以测量。比喻道理深奥或人的心机等难以捉摸。 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从题目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阿长与《山海经》 中心人物 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是全文的核心内容。 题目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整体感知 寻人启事 【姓名】长妈妈(称呼) 【性别】女 【年龄】不详 【籍贯】浙江绍兴东浦大门溇 【家庭成员】一个过继的儿子 【特征】 体形:①_____ 说话方式:②_____ 穿着:③_____ 其他特征:④_____ 鲁迅成年后,想找到已失去联系多年的保姆阿长,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替他完成这则“寻人启事”。 黄胖而矮 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穿蓝布衫 颈子上有许多灸疮疤 阿长的名称从何而来?她有哪几种称呼?作者详细介绍她的称谓有何用意? 由来 称呼 用意 周家对先前一位“身材生得很高大”的女工这样称呼,后来她回去了,“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阿长补缺,“继承”了先前女工的名字。 阿妈:幼年鲁迅对保姆的昵称。 长妈妈:主人家和同辈人“略带些客气”的称呼。 阿长:主人家长辈对阿长的称呼,同时也是幼年鲁迅“憎恶她”时的“蔑称”。 作者颇费笔墨介绍“阿长”之名,深层用意在于暗示阿长地位卑微、不受尊重。这样写,一方面为后文阿长的粗俗愚钝以及“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做铺垫,另一方面又与阿长最终赢得作者的感激和敬重形成鲜明对照。 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有关阿长的哪些事,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习任务单 事情 详略 形象 身份和称呼 略写身份,详写称呼 ①_____ 喜欢切切察察 ②_____ 饶舌多事 对“我”过分看管 略写 ③_____ 详写 粗俗率性、不拘小节 元旦的古怪仪式 ④_____ 守旧迷信 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 略写 ⑤_____ 详写 ⑥_____ “谋害”了“我”的隐鼠 略写 不够诚实 ⑦_____ 详写 ⑧_____ 身份低微 略写 睡觉摆成“大”字 详写 给“我”买《山海经》 热心善良、仁厚慈爱 愚昧可笑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小贴士 详略安排需遵循的原则 ①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详写,有一定关系的略写。 ②能凸显人物形象的详写,与人物形象有一定关系的略写。 ③运用略写对详写进行补充,以使文章内容丰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一般来说,详写旨在凸显事件的深度,略写旨在突出事件的广度。 愧疚、同情 怀念、感激 速读课文,标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