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5315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之《卜算子·咏梅》同步课件(共44张PPT)+素材

日期:2025-04-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1次 大小:48796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PPT,44张,课件,同步,卜算子·咏梅
    (课件网) 卜算子·咏梅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新课导入 梅花香自苦寒来 新课导入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新课导入 不畏严寒 你眼中的梅花 经霜傲雪 孤芳自赏 新课导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这里的梅,是王安石笔下品格高洁的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里的梅,是林逋隐居山林向往的清高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陆游的咏梅, 看看他心中的梅花,如何傲立寒风,却依旧艳压群芳! 新课导入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整体感知 1、体会托物言志、融情入景的抒情方式。 2、理解词中所表达的词人高洁品格。 3、鉴赏本词意境之美,揣摩本词炼字之妙。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高宗时应礼部试;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政治上主张抗金。他一生创作颇丰,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其中《剑南诗稿》收录九千多首诗,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著名篇目有《示儿》《书愤》等。 整体感知———走近作者 本词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下卷(上海古籍-出卷网-2012年版)。陆游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一群小人所排挤;在王炎幕府时筹划平定中原,又受到统治集团的压制,不得遂其志。读这首词,联系陆游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梅花是他的缩影。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的咏怀之作。 整体感知———背景资料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咏物诗(词) 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