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江市 2025 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地理 本试卷共 6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长 75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 年“低空经济”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其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截至目前,深圳市已建成各类低空起降设施 249 个,规模全国领先。2025 年春节期间,本应是人们返乡团聚的时刻,深圳市无人机配送快递业务量却明显增长。据此完成 1-3 题。 1.春节期间,深圳市无人机配送的主要目的地是 A.工业园区 B.公园景区 C.中央商务区 D.大学城 2.深圳市无人机配送量在春节期间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生鲜电商订单骤增 B.低空经济政策扶持C.劳动力阶段性短缺 D.交通拥堵显著加剧 3.大规模推广无人机配送对深圳市发展的潜在效益是 A.降低包装用量 B.减少尾气排放 C.节约绿化空间 D.增加就业岗位 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奔腾而下的黄河将其环抱,使其自古就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并孕育了众多千年渡口。图 1 示意运城及周边区域山河形势及古渡群分布。据此完成 4-6 题。 4.古诗“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描述的是 A.龙门古渡 B.汾阴古渡 C.风陵古渡 D.茅津古渡 5.黄河出运城龙门古渡后 A.流量减小 B.河道变窄 C.比降增大 D.流速趋缓 6.运城古渡群的形成,说明了古代运城 ①文化丰富多元 ②对外贸易频繁 ③陆路交通不畅 ④渡口迁徙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江汉平原传统植棉产区 L 镇,近年瞄准贵州等地市场,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连片鱼腥草种植区。鱼腥草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其地下根茎为主要食用部分。当地鱼腥草一般冬末播种,夏初成熟,采摘期达半年以上,亩均收入超 3 万元。据此完成 7-9 题。 7.L 镇将贵州作为鱼腥草外销的首选市场,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饮食偏好 C.运输距离 D.语言文化 8.与贵州多数乡镇相比,L 镇发展鱼腥草种植的突出优势是 A.光热充足 B.地形平坦 C.病虫害少 D.土质黏重 9.L 镇鱼腥草采挖期达半年以上有利于 A.提高根茎产量 B.提升根茎品质 C.提高劳动效率 D.稳定市场价格 2023 年 4 月至 5 月,东南亚遭遇“200 年一遇”的热浪事件,最高气温超过 42℃,该事件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图 2 示意东南亚地区热浪高峰期大气 500hpa 等压面高度的距平等值线(单位:米)分布。据此完成 10-11 题。 10.此次“热浪事件”的形成机制是 ①风力弱,限制下层空气流散 ②气压高,抑制热量向上传输 ③云层厚,增强对地面保温作用 ④气温高,增加大气的相对湿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此次“热浪事件”对局部海陆风的影响有 A.加强白天陆风 B.加强夜间陆风 C.减弱白天海风 D.减弱夜间海风 20 世纪初,英国某探险团队多次深入我国新疆、甘肃沙漠腹地。面对浩瀚沙海,该团队非常重视探险的时间安排与淡水的补充问题。据此完成 12-13 题。 12.该团队深入沙漠腹地通常选择避开夏季,是因为夏季 ①光照强,气温高 ②沙龙卷、冰雹多发 ③枝叶繁茂,薪柴潮湿 ④为枯水期,水源不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该团队获取的淡水资源,最不可能为 A.河水 B.胡杨林地下水 C.湖冰 D.古湖床地下水 岩层的原始状态多接近水平,在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