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通过观察图文、分析史料,了解我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学习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感受中国先贤们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课标: 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我们已经有雕版印刷术了,为什么还要发明活字印刷术? 利用率低 费时费力 不易修改 活字印刷术 材料一:宋太祖在位时,由官府主持刻印了《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材料二: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北宋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突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问世。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创新: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优点:省时省料、灵活高效。 活字印刷术 毕昇活字印刷术 (泥活字) 北宋 雕版 印刷术 隋唐时期 出现 泥活字 西夏 发明 木活字 锡活字 印刷 元朝中期 按韵排序摆放 王祯发明 转轮排字法 元代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现代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光与电”的时代,如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 激光照排印刷 激光打印机 3D打印的汽车 当代毕昇———王选:发明计算机汉字激光拍照系统,使中文印刷业跨进“光与电”的时代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半岛,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活字印刷术 朝鲜 日本 东 东南亚地区 南 活字 印刷术 西 波斯 欧洲 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教育的普及,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指南针 先秦以来文献中记载的司南,可能是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 宋代持罗盘的立人陶俑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制成了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1119年《萍洲可谈》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指南针 后来,指南针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新航路开辟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火药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 火药更多地用于战争(火铳) 宋元时期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竹管突火枪) 唐朝末年 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唐朝 中国的火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 材料: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火药 发明与发展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发明造纸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印刷术 隋唐: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指南针 先秦:制成司南 宋代:制成罗盘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 唐朝:发明火药 唐末:运用军事领域 宋元:用于战争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