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ICIBA English for the majority of users to provide online translation, online dictionary, spoken English, English learning materials, Chinese dictionary, Kingsoft downloading services, is committed to provide you with quality authoritative online English service is 50 million English learners 2025中考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 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6年 1937年7月 1937年 9月 1937年 12月 1938年 1940年 1945年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平型关大捷 南京 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日本投降 1931———1945 14年抗战(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抗战 局部抗战 武汉 会战 中共七大召开 中国 时空 观念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世界 1933年 1939年 1936年 1941年 1942年 1945年 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德国法西斯建立 日本法西斯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战 结束 1929年 经济大危机 考点一: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日本的侵略 中国的抗战 扶植伪满洲国(1932,长春,溥仪) 九一八事变 时间: 经过: 结果: 影响: 东北: 策动“华北自治运动”(1935) 华北: 东北抗日义勇军 共产党的游击战争 (杨靖宇)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12、9,北平学生 西安 事变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周恩来去西安谈判) 东北 抗日联军 目的: 逼蒋抗日 结果: 一二 九运动 1931年9月18日 柳条湖事件(借口)、侵占沈阳 东北三省沦亡 侵占东北 “华北之大,竟然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知识梳理 日军占领沈阳 反动军警镇压爱国学生 一·二九运动 看图说史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剿共, 不抵抗! 结果:东北三省沦陷。 该材料反映了蒋介石的态度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 张学良、杨虎城 看图说史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图片中的两个人是谁? 他们制造了什么事件? 最终结果如何?结果有何意义?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张学良之叛变,或已救助日本政府,盖日本之对华政策……已引起多数政治家之抨击也。”材料反映了( ) A.国际上对西安事变发展趋势的忧虑 B.国际人士对九一八事变的急切关注 C.张学良联共抗日符合广大民众意愿 D.张学良等遵守不抵抗政策受到批评 A 牛刀小试 (2024·湖南常德)“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南京解放、《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七七事变 (2022·云南昆明)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