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7852

6.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594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课题课时 课时《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材分析 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是本单元的立足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只有学生具备了责任意识,才能激发自己关注自身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立志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设计本单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清自己的角色,积极履行“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走向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责任。本单元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主体内容,既是对前两个单元的延伸,又为学习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单元目标 1.责任意识 (1)了解承担责任的表现及其意义,理解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关系。 (2)能够正确区分负责任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3)通过对责任与角色、责任与代价和回报等关系的探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4)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5)对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并努力向他们学习。 学情分析 有的同学对责任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责任,其他的都不是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一方面希望自已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却忘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甚至有了过失行为或犯了错误时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还有一些同学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如在承担责任后获得回报时兴高采烈,一旦付出代价则垂头丧气。更有些同学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影响,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着想,缺少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因此,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认清自己的角色及其所承担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并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责任的含义和来源;知道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了解承担责任的表现及其意义,理解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关系。 2:能够正确区分负责任行为和不负责任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对责任与角色、责任与代价和汇报等关系的探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感恩对社会负责的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区分负责任行为和不负责任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对责任与角色、责任与代价和汇报等关系的探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责任的含义和来源;知道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了解承担责任的表现及其意义,理解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关系。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法、讲解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这一幕,看着就觉得光荣! 他们默默守护,“一朝是军人,终身是军人” 四川成都,一男子在街头欲持刀伤人,看到这一幕路过的退伍军人刘万刚从路边的环卫车上取下两把铲子冲到与歹徒周旋的辅警身旁二人一起用铲子控制歹徒行凶 他们默默守护,“一朝是军人,终身是军人”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这是四川石棉县退役军人在请战抗震救灾时写下的话 山东聊城一女子不慎落入湖中听到呼救声退伍军人曲志伟克服恐高从10米高的桥上纵身一跃跳入水中展开救援 退伍季不是完结篇 他们胸中的军人热血,未完待续 他们对人民的守护,未完待续 他们对祖国的责任,未完待续 思考:从这些军人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提示:学习到了他们对他人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良好品质。 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6.1《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重点问题 1.责任的含义、来源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3.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二、新课讲授 第一目题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探究一 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