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学科试卷 5.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对古代中外科技发展探究过程中,学习了《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一) 一图,对此图表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开卷) 帅感、≤方古代科战效祭出滋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A.古代东西方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有差异B.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一直领先于西方 1.考古学家在安徽芜湖人字洞遗址共发现200多件远古时期以打制刮削器为主的石器和骨制品 C.宋元时期中国出现了科技发展的高峰D.古代东西方并非孤立,科技交往频繁 以及剑齿虎、江南中华乳齿象在内的8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标本。这表明() 6.以下有关明清时期记载的史事,其共同影响是() A.人类生产处于旧石器时代 B.长江流域古老文明交流频繁 C.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发展较高 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明朝 清朝 2.如图所示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 奏,处以重刑 于其间也。 A.加强中央对地方监察 B.加强丞相权力 C.降低政府的财政支出 D.强化君主专制 石器 骨耗 青铜铲 铁制农恩 7,如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A,冶炼工艺的改进 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 C.铁制农具的推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天津 人烟台 3.在西汉的黄金时代,统治者清静无为,国家少事,经济发展较快,史书称当时“京师之钱累百巨 万,赏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当时的局面被称为() 盟庆沙而汉九江南京 争上海 厦门 A.成汤之治B.盘庚中兴 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广州 A,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B.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4.新趋势主题归纳下面三幅图片所示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瓷器() C.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D.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 8.“19世纪90年代的这场中日战争导致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触发了当时 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材料表明() A.清政府统治全面走向瓦解 B.中国封建社会完全崩溃 河南巩县窑白瓷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江西湖田窑青花瓷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 A.花纹精美、形式庄严B.风格退异、极具美感 9.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奋斗的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某同学绘制了下列示意图。以下 C.种类单一、用途广泛D.技法繁多、远播海外 可用作④处中国共产党“奋斗足迹”关键词的是() 历史科目第1页(共8页) 历史科目第2页(共8页)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学科试卷(一) 参考答案 题号 2 5 6 7 9 10 答案 A D B C D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e 20 答案 B 9 D y 9 D C B 1.A 【详解】据题干“200多件远古时期以打制刮削器为主的石器和骨制品”和所学知识可知,打 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遗址中发现的是以打制刮削器为主的石器,说明当时人类 生产处于旧石器时代,A项正确;题干仅提及安徽芜湖人字洞遗址,没有不同文明交流信息, 不能得出长江流域文明交流频繁结论,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和原始农业为特 点,与题干打制石器情况不符,排除C项;题干只涉及一个遗址,没有与其他文明对比等 内容,无法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从石器到骨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制农具,这反映了生 产工具的变化,也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项正确;石器和骨器不需要冶炼,排除A 项:古代的手工业主要包含治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