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7979

选择性必修3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学案 (教师版)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1743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选择性,文化,教师,学案,扩展,流的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 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近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贸易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了解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茶叶服饰钟表等的发展脉络,理解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了解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难点: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时空定位】 【核心概念】 世界市场 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世界市场是是由各个贸易参加国或地区的市场,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市场综合所组成。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 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自主预习】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温故知新】世界市场形成和和商业贸易的变化(提示:选必2第8课) (一)区域性贸易—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 思考1: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对比:两个时期世界贸易的差异 (二)初步形成———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问题1:阅读教材P55,工业革命前全球贸易网络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表现及影响? 原因:新航路开辟和西欧各国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扩展。 表现:①商品种类与数量②经营方式: 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新航路开辟前: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局部性、小规模;中间转手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直接贸易。 思考2:15世纪前的世界贸易为何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①海运能力相对较弱;②地区性市场贸易网络未能将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③地理环境阻隔;④生产力水平低,交通通讯技术落后,人们认知受限。 (二)初步形成———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问题1:阅读教材P55,工业革命前全球贸易网络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表现及影响? 原因:新航路开辟和西欧各国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扩展。 表现:①商品种类与数量②经营方式: 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问题2:阅读教材P56,全球贸易网路的形成原因及表现? ①工业革命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欧美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②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使商品更快速地输送到世界各地。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表现: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③世界贸易额增长速度加快。 问题3:阅读教材P56并结合下列图片,分析该时期的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有哪些? 阻碍因素: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②冷战时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影响。③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破坏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推行; 促进因素:①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②第三次科技革命; ③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 问题4:阅读教材P56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贸易突飞猛进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①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②冷战的结束;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④交通、信息技术等的进步;⑤跨国公司的发展。 表现①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增长约100倍。②生产国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