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8120

人美版(2024)七年级下册美术1.1 走近世界民间美术 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5160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美术,人美,2024,七年级,下册,走近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民艺蕴情 第1课时 走近世界民间美术 人美版(2024)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01 新课导入 02 新课讲解 03 课堂小结 04 拓展延伸 目 录 新课导入 第一部分 PART 01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民间美术具有多样的面貌,展示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 本课我们将欣赏世界各国的民间美术作品(面具),从中发现劳动者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 面具常用在节日、祭祀活动中,作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千百年来,由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面具也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 走近世界民间美术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第二部分 PART 02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傩戏面具 藏戏面具 印度尼西亚 巴龙面具 非洲面具 nuó 威尼斯面具 新课讲解 藏戏面具 我国的藏戏面具由来已久,具有种类丰富、色彩鲜明、造型夸张、制作精美、形态各异的特点。 现在藏戏面具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主要表现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 藏戏人物面具上的不同色彩体现出不同的角色特征,人们可以从面具的造型和色彩上辨别人物的善、恶、忠、奸。 新课讲解 傩戏面具 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傩戏面具是傩戏表演中角色所佩戴的面具。 不同地区的傩戏面具在选材上有所不同,它们大多用木头制成。 傩戏面具常用红、黑、蓝、绿、粉敷色,有些面具上还装饰有彩绘。 新课讲解 印度尼西亚巴龙面具 巴龙面具下面吊着“胡子”,自面具上有华丽精美的装饰,极具地域风情。 新课讲解 威尼斯面具 威尼斯面具起源于威尼斯狂欢节。相传当时的王公贵族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因而戴面具和乔装打扮就成了延续至今的参加狂欢节的传统。面具掩盖了大家的真实身份,所以人们可以毫无顾忌,肆意狂欢。 新课讲解 非洲面具 非洲面具与舞蹈关系紧密常,以狂怪的线和简洁的面作为造型元素,用以表现奔放、夸张的效果,其类型多样,造型质朴奇特。 面具在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南非的史前岩画中,就发现有佩戴面具跳舞的妇女形象。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第三部分 PART 03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面具艺术延绵至今,是民间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在世界民间美术大家庭中,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面具反映着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第四部分 PART 04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01、面具常用在节日、祭祀活动中,作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 02、由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面具也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 03、我国的藏戏面具由来已久,具有种类丰富、色彩鲜明、造型夸张、制作精美、形态各异的特点。 04、人们可以从面具的造型和色彩上辨别人物的善、恶、忠、奸。 05、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06、巴龙面具下面吊着“胡子”,自面具上有华丽精美的装饰。 07、威尼斯面具起源于威尼斯狂欢节。 08、非洲面具与舞蹈关系紧密常,以狂怪的线和简洁的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