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8264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54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格式,教学设计,1课时,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道德
  • cover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共三课,本课学习的内容是第一板块《公共生活需要秩序》,遵循从认知到行为,从“共享共维护”到“共建”最后“共参与”的编写思路,引导学生形成对公共生活的整体了解,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做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第一、三课关注共享和共参与,第二课则聚焦共建。这一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聚焦规则意识、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学会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道德修养:树立公共意识,培养秩序观念。 法治观念:遵守公共秩序。 健全人格:了解一些公共生活秩序。 责任意识:认识公共生活的秩序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概念。 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建设有序的生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两个塑料瓶以及十个带线的小球 学具 教材、公共生活秩序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定位单元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大单元框架以及单元主题解读; 2.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定位单元主题,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使学生能在本课结束时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新知讲授: (一)巧设实验,引出“秩序”话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名叫“小球逃出瓶”。在我的面前有两张桌子,分别摆放了一个塑料瓶以及五个带线的小球。实验规则是:将五个小球放入瓶中,请两组同学上前进行实验对比验证,看看哪个小组既能顺利又快速地取出小球。 2.分析实验。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为什么这个小组能获胜呢? (1)获胜小组分享获奖经验; (2)失败小组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 3.引出话题“秩序”。(板书: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师总结: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也跟秩序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亲身体验,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二)文明行为大讨论 过渡语:.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1.边看边写,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播放韩国踩踏视频) 2.学生分析视频中的事件。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政治,结合视频中所发生的事件感受生活中没有了秩序,给社会带来的重大危害。) 过渡语:但是,有些人为了贪图方便就违反了公共秩序,造成了自身以及社会的重大危害。我们来看一组视频。(播放应急车道被占用视频) 1.点名学生分析视频中两组相同事件导致的原因。 2.教师总结:因此,在非紧急情况时,不得占用应急车道。(板书:讲秩序)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提醒并引导学生明白不遵守公共秩序,不仅会耽误时间、影响心情、还可能危及生命,并将这种意识传播给身边的亲人。) 过渡语:那除了这组视频,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呢? 1.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一个看图找不同的游戏吧!对比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并说出你的理由?(出示学习环境以及交通环境的两幅对比图) 1.点名学生进行回答。 2.教师总结:为了避免这些不守秩序的现象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一起去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回忆亲身经历,体验印象深刻。) (四)制作公共生活秩序单 过渡语: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这份公共生活秩序单,给大家三分钟时间,随后我将请各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总发言。 1.点名各小组代表分享小组的答案。 2.分析秩序单的共同之处(板书:守秩序)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有秩序的生活会让社会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也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